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间歇性ED《现实的触角。》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08:23
  • 295

显然这样一部小说难以被列入主流,它讲述的是一个内心幽闭的男人和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之间的故事。然而在小说中,偏僻小城内那种浑浊的空气,横行的欲望,以及和空气一同搅动的人们,他们的挣扎,***,抑郁,温暖,构成一个可以触摸的真切的世界,引人入胜,让读者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是什么吸引了我们?那些青春的躁动,游离的生活,把我们的思想带离现实,我们像夏日深夜坐到小吃店里吃烧蠔的小城住民,生活的散漫闲适,对比他们曾经逃离的布满压力炸弹的大城市,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的心情也出逃一次,去融入那场不眠的末日狂欢。

主角刘天,31岁,英俊,擅长文字创作,离过一次婚,患有间接性ED(即阳痿),内心幽闭,追求纯美。

主角陈词,才貌双全,视男人为性消费品,阅人无数,性格坦率奔放自然。

主角可可,医科大学毕业生,年轻单纯,甜美可爱,学业上进心强,向往完美理想的爱情。

刘天在小图书馆里认识陈词,因误会而交谈,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常常相约飙车,互诉衷肠,成为互相信任的亲密朋友。但面对陈词的性诱惑,刘天仓惶逃离,对自己的生理缺陷苦恼不已。

在健身房刘天遭遇女孩可可,被她的清纯可爱所吸引,陷入爱河,于是两人开始交往。而陈词先后与赵示哲、饮品店帅哥、漂亮男孩小每恋爱,他们的保质期有的长有的短,他们的交欢直接干脆,他们之间只是一份份速食快餐,不存在真正的爱情,如果爱情不仅仅是性的话。

可可被分配到远方实习,陈词遭遇赵示哲的恶意报复,***被公布网上,率性胆大的陈词索性现身,连载自己的情感故事,掀起一场大风波。刘天对可可的爱情逐渐熄灭,发现心底早已为陈词预备了位置,于是相互结盟,预定婚期。谁料在陈词帮助刘天摆脱生理故障的时候,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献血的机缘中,他们被告知感染了艾滋病。就这样,他们举行婚礼之后,开始了漫长抑或短暂的蜜月旅行。

本书作者是王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70后作家,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作家》等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50余部,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载,并入选多个年度、多种小说选本及排行榜;曾入选中国作协中华基金会2005“21世纪文学之星”;曾获《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优秀小说奖、《十月》2007年度新锐人物奖、《解放军文艺》读者最喜爱的作品奖,出版过短篇小说集《守礁关键词》。本书是其最新代表作。

正如作者所说,“现实主义正被一股强大的合力过高托举,过度吹捧、供奉,使中国文学不断窄化,这是有文学良知的中国作家们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无奈。” 在这样一个贫富迅速分化、阶级层次愈发明显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真正具有时代感和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我们紧张,我们有压力,我们无处释放,我们常常在小细节里出麻烦,我们压抑,我们寻欢作乐,我们欲望强烈,我们咆哮,我们渴望温暖,我们害怕孤独,我们常常在柔和里忘记苏醒。现实主义取代了以往的虚幻和想象,更能给清醒的我们安慰。有时候是痛快或痛苦的刺激,让我们毛孔张开,吸吮文字的黑暗力量,我们好像找到一个窗口,看到镜子一样的世界,投射自己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心理暗礁,我们安慰,充满希望。

人是有心理问题的动物,我们害怕自己病态,除非有人与我们为伍。究其本源,是因为人在群体中害怕孤独。这部小说被称为“残酷青春挽歌”,但它对于大众的需求来说,实质上是一堆心理疗伤文字。故事里的心跳、沮丧、抑郁、温暖、嚎叫、兴奋、***,抑或追求、信仰、文学、道德之类的东西,给了我们一针综合镇定剂。

王棵的现实主义是别致的,他的文字依然平淡,即使残酷,也没有呼号,日子一天一天地流淌,刘天的生活在那个昏暗的小房间里,那台遍布各种论坛的电脑前面,那张躺过纯美的可可的床上,一点一点如时钟般不惊世事地匍匐。陈词的生活在她的快餐之间跳跃,她是快的,又是慢的,她不时出现在刘天的生活里,常常惊天动地,可是叙述却是那么自然乖僻。恋爱了,失恋了,怀孕了,车丢了,被前男友***了,被副局长骚扰了,甚至在网络上***自己,读者一直带着舒适感在读。可可的温柔乖巧,对学习的自觉专注,对刘天的体贴关心,被强吻时的羞怒,收到礼物时的甜蜜,讲述童年故事时的天真,这一切都那么温缓恬静。甚至最后被判了不定期死刑的刘天陈词,也能惺惺相惜,给彼此最深的关爱,揽着腰在自行车铺前慢慢消失。

作者想要让我们感受什么呢?危机,暴力,色情,艾滋,背叛,犯罪,生理缺陷,这些成分熬成了一锅汤,它是黑色的,苦涩的,但是我们看到的,读到的,却是一锅漂亮美味的汤。它除了给我们一扇镜子般的窗户,还给我们一个好天气,一个芬芳的大花园。作者的笔给我们温暖,我们不但不孤独,还有爱的滋润。它给我们希望,给我们勇气,它要我们珍惜生活,感受生活。所以,它不但疗伤,还送补药。

陈词的生活是放荡的。作者是在讽刺?从来都是男人把女人当成性消费品,可是在这里,也可以颠覆过来。陈词说:“告诉你,我现在对爱情这东西已经不感兴趣了。爱情是什么?是烦!男人真烦,到最后没一个让我不烦的。我以前每次谈恋爱都太认真了。我现在总结出来:不要往心里去,不要经过脑子,不要讲爱情。内分泌失调了,找个男人解决一下,就这样行了。把性生活当成吃饭睡觉上厕所,简单需要,不和脑子发生关系。爱情太费神,最后都徒劳。我想通了,有那么多时间爱情爱情爱情,还不如去写小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她对快餐式的“爱情”已经失去兴趣,或者说,她真正对爱情的定义,是心灵的事,不是身体。这是对爱情的高歌吗?还是对快餐的鄙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快乐,只要不危及他人,大家都各取所需,偶尔互相关怀,就足够了,生活没有必要纠结太多。直到他们查了血,被艾滋判了死刑,才知道生命真的非常短暂。我相信作者并没有讽刺什么,只是在讲一个女孩的故事,把她的生活说给我们听,我们会去同情她,喜欢她,鄙视她,都与作者无关。但是可以肯定,她是坦率、透明、善良的女孩。

刘天对可可,作者也在讽刺吗?爱情真的是有保质期的吗?刘天曾经多么深爱她,像爱一个天使一样呵护她,给她爱护和温暖,把她捧在手心。但是,她太纯洁了,太无暇了,她像云一样虚幻。直至刘天慢慢没了激情,他抓不住,他一直爱着的,是那个真实的、率性的陈词。对纯美的向往,我们是不是时常太过依赖,太过相信,太过盲目?周遭的世界,常常闪烁发光,我们却不以为意,而对天上的星星翘首企盼。刘天开始是虔诚的,可他仍然皈依现实,他无力去守护。作者没有讽刺刘天,只是,作者现实到底。

我喜欢王棵的文字,他铺天盖地的黑暗,叙说得如此淡雅优美。让我们去感知,他轻轻缓缓的世界。雨滴被装进瓶子,阳光满世界灿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