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东京塔《来自空气的吸引》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05:32
  • 70

“人和人大概是因为空气而相互吸引的吧。”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并不是因为性格和相貌,而是空气。是一个向周围散发的空气。我相信有这种动物性的东西存在。”

书中的这两段话,不仅是对耕二和透友情的感慨,更是对世间所有感情的咀嚼,包括耕二与厚子、与喜美子,透与诗史热烈而带有怅惘的爱。

承袭了熟悉的日式文学风格,不知是由于翻译们一贯的语言技巧还是日本作家相似的简约素淡的表现形式。如同榻榻米,即使居于闹市,依然不改林中溪畔的清郁之感。

从《源氏物语》到《枕草子》,从川端康成到村上春树,从《东京塔》到《一个人的好天气》,甚至包括黑泽明、岩井俊二、宫崎骏的电影,总是让人感受到一个简单而复杂的日本。

在继承中华古代文明的同时,这个民族以精细的思维创造了浮世绘、茶道、花道、歌舞伎等等精致纤秾的事物。

欣赏樱花,与其说是沉醉于其漫山遍野的绽放姿态,毋宁说是迷恋其一边盛开一边自残式凋零的危险美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因为深知好景不常,韶华易逝,于是在最美好辉煌的时刻离去,是绝望而固执的选择。

亦吸引人绝望而固执地爱。

武士道精神推崇,在无法挽回的时候为天皇为大和为家庭剖腹自尽,是否也是这种决绝情绪的表现?

日本人细致的礼仪固然让人感动,然而离奇的凶杀、畸形的情爱常常是日本报纸、电视最受欢迎的内容……这个民族总是使我感到平静背后掩藏了深刻伤疤。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那个鲜艳的苹果和不动声色的刀,是《伊豆的舞女》里压抑着泪水的呢喃,是《千鹤》里意味深长的志野陶,是《挪威的森林》里挥之不去的游离与惘然,是《小狐狸的窗户》里幽幽的一句叹息。

究竟是深植于他们血液里的残酷与危机意识在发酵?还是美国打开国门后面对列强的妥协和坚守让他们拥有了双重人格?抑或,是工业社会的种种压力让这种矛盾得以放大?

喜欢《情书》里的情节:爸爸指着一棵树对痊愈的藤井树说这是她出生那年种下的。平淡而蕴藉的,爱,以及感伤。

是宿命的色彩。

不能理解为何有人把江国香织比作日本的安妮宝贝。迥异的风格和质感。

这本书,只是加深我对日本文学常常透露出的淡雅忧伤的体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深情款款里,并非没有虚无和孤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