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知識的考掘《傅柯 知識的考掘─導讀 讀後摘要 徐歆沛》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04:50
  • 50

傅柯 知識的考掘─導讀 讀後摘要

班級:課碩一

姓名:徐歆沛

學號:M09509007

導讀一 淺談傅柯

一、文明與瘋狂

傅柯〈1926-1984〉曾先後獲得哲學、心理學精神病理學的學位,其思想發展過程可分為三階段:一、早期,憑藉對醫學的經驗,致力於理論架構的建立;二、中期以後,對語言、知識與歷史三範圍,作深入的探討;三、晚年,專注於尼采式「權力」在我們社會文化各層面運作的過程。

傅柯的研究從「語言」入手。他反對一直以來人類對語言的定位:把語言當作清明透徹的媒體,能將事物本相一成不變的反映出來。因為當人們使用語言解釋事物時,人們就以被語言所左右。因此即使人們將語言壓縮為透明無聲的話語,本身卻是一切知識話語知本,統馭一切人類思想行動系統。就像德希達所認為,我們通常信以為真的一些事物定義,實際上都是經過語言扭曲後的幻象。

在文明與瘋狂一書,在方法學上照應了傅柯後來的方向,在理念上已有開宗明義的地位。在本書中,傅柯仔細的追蹤「瘋狂」的定義,他基本上區分了四個主要時期:中古時代末期、理性主義〈古典主義〉時期、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他發現每一時期對「瘋狂」的定義都不同,相同處是其定義都取決於當時的社會型態、文化模式,甚至經濟結構的變動。其研究發現許多身有意義的觀念:

〈一〉從「瘋狂」意義的轉變可知,每個社會文化都有其規範或條例,從而鑄成有形或無形的結構為「話語」,以表明傳達訊息之義,例如醫生或律師都有特定的話語存在,或者今日稱作「專業術語」。「話語」都受制於該時代對外在世界的一特定認知模式,由此衍生成的知識範圍,傅柯稱作「知識領域」。

〈二〉「話語」功能暗涵權力的施加和承受的意義。

〈三〉每一時期的「知識領域」都是各自獨立的、互不相屬的。

〈四〉「理性」不代表我們的知識領域中真的有不可變易的真理存在。

傅柯最驚人的結論是,沒有瘋狂的話語,就永遠無法廓清理性的範疇。

二、事物的秩序?語言的秩序!

傅柯事物的類別中,詳細的討論社會文化及知識領域。所謂「知識」是指我們觀察世界萬物時,欲自其中歸納出一些條理秩序的企圖。人類以為,只要能妥善運用語言,就能透過語言描述事物的秩序,求得事物的「真」相,進而主宰世界。然傅柯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語言與人只是事物中的一環,而語言實際上並不具「重現」其他事物本體的特殊能力。因此他認為,事物本無類別秩序,一切的意義都是人類所附加的。由語言所形成的話語絕非「中性」的訊息傳遞方式,相反的,它充滿了對知識的意欲乃至權力的伸張。

三、話語

語言是人類追求知識、表徵事物秩序的一大關鍵,所有知識訊息之有形無形的傳遞現象,皆為「話語」,由此產生一特殊的文化及認知體系,稱為「知識領域」。

傅柯所定義的「話語」,之少包含三項意義:

〈一〉賦予訊息或知識一個開端和結束,進而製造一個「完整」、有中心思想的幻象,供聽者迅速接納。此現象,傅柯稱為「稀釋」。

〈二〉話語的指涉面實際上是既深且廣,與別的話語也息息相關,稱為「組織關聯性」,是話語形構中的一大要項。

〈三〉話語的本質永遠是動態的、意有所圖的。

傅柯認為話語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是話語形成的主要功能之一。而針對排他性,傅柯進一步說明:

〈一〉包含許多禁令,以限制其意義的蔓延。

〈二〉企圖釐清理智與瘋狂的界限。

〈三〉特重真與偽的區別。

以上是話語的外部關係,而在內部也有一套自我組織系統,及稀釋。對此,傅柯也指出三大方向:評論、作者觀的建立,以及規律。我們承認話語是構成社會文化的基石,但我們也感受到話語對人類一切思維行動的控制。話語具有可逆性、斷續性、特殊性及外延性。因此使用時,更要認清意義符號在話語中的主宰地位。

四、知識「考掘學」

傅柯將其歷史觀與語言觀會及成為一種心的知識方法,稱為考掘學,以有別於傳統的歷史。他認為,我們應視各時代的話語如同一檔案集合,並轉而專注於以空間橫斷面為基準的探討。

導讀二 「考掘學」與「宗譜學」

「宗譜學」是「考掘學」的修正,也是其延伸。

傅柯提倡「考掘學」與「宗譜學」主要的動機,在於批判或甚而推翻傳統及現行人文研究的定義與方法,而歷史〈思想史〉的領域則是他詰難的主要目標。

考掘學專事挖掘「一統」體系終的縫隙,暴露「連貫」事件監的漏洞、質疑一道統的箇中矛盾,推翻一思想存在之必然性。考掘學承認歷史事件和思想四散分離的本相,並進一步企圖探討其間相互參差雜沓,卻又繫衍糾纏不息的關係。其意圖打破傳統人文學科模式,重新發掘深藏於各種思想、制度運作下的關係法則,目的在於客觀標明事物四散分布的狀態。因此其宗旨在於:對四散分立於歷史過程中的各種思想、制度、政教體系做最中立的客觀的描述。

「宗譜學」重視法律規則,且其專注於顯示歷史事件或思想中難以歸結或系統化的部位。其輕忽事物固定不變的「本質」,也否定任何形而上的思維歸宿。宗譜學在方法與定義上都針對「考掘學」作大幅的扭轉修正,因此他放棄「考掘學」時期對規則、架構的拘泥,轉而強調社會實際「畫與運作」的個別意義。「宗譜學」工作主要以「現在」為立足點,為「現在」寫出一部歷史,而非「重建」過去。

「宗譜學」是「考掘學」似乎是種及其輕狂而不負責任的治學方法,然事實上傅柯不僅意不在規避某些課題,而是採取迂迴逆轉的策略。

在此也討論到話語形構。話語形構所包容的是五花八門的「聲明」。「聲明」是一種「功能」,而非「句子」,且在不同的情況下,相同的句子也可以表示出全然相左的「聲明」。「聲明」有幾個特色:

〈一〉「聲明」不可獨立運作。

〈二〉「聲明」是一個「位置」,由不同的發話者在個別的時空背景下完成。

〈三〉「聲明」必須具備物質性的存在。

傅柯的「歷史先驗」不僅刻畫某一時間內「話語運作」的方式,也同時隨時間的移轉修訂增刪本身的規則。而「檔案」是使「聲明」型成、轉變的最根本體系。另外,傅柯也強調藉著「話語」與「非話語」間表面的因果牽連或違悖並不重要,「考掘學」所關心的是兩者如何在特定時空裡展現某種不得不然的規則。

最後討論了數百年來,權力如何藉著刑罰儀式的作用,將身體訓練成為一個馴順服從的工具之過程。於此,身體被視為權力運作的客體或對象,在其上可見種種不同的技巧隨著權力關係網路的變遷而改換。其展現出的意義依序為以下:1. 展現權利;2. 保護社會; 3. 以教化犯罪者為目標的「典獄制度」。另一個展現權力的表現是「性」。傅柯將其歸納為四大「策略集結」:1. 對女性身體的歇斯底里化; 2. 對幼童性觀念的教條化; 3. 生育行為的社會化; 4. 異常性行為的心理醫學化。

傅柯僅是用追究刑罰或性的發展來探討人之主、客體與權力的運作關係。在她的構想裡,權力是一切意義生成的積點之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