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和爸爸吴敬琏《读过之后很幸福》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04:20
  • 59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有些疑惑,封面是鲜明的左右黑白对比,左边的女士年轻,以黑色背景为底,右边的男士一看就知道是吴敬琏了,以白色为底。于是我知道这显然是要讲述两个非常不同的人生故事了。

我于吴敬琏很好奇。因为他也是属于在三四十年代成长起来,在文革中历练成熟,在改革开放后有所作为的大家,而我对他们尤其感兴趣。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境遇,教育背景,信仰选择,朋友亲人成就了现在的他们。而从中我能够学到什么,领略到什么,这也是我喜欢读人物传记原因。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对本书作者吴晓莲根本未曾耳闻,起初读起来也很不习惯她那样略显稚嫩轻松的笔调。想着作者和我也是有一定代沟的人了,为什么写起文章来,却让我感觉在和我同辈的人也在交流。但是,随着阅读的展开,我开始由对吴敬琏全部兴趣转向了对作者本身。她的人生虽然不尽如奶奶邓季惺的传奇,也没有父亲吴敬琏的卓越,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让我觉得这个自认为是“普通人”的女人是如此可爱,如此的魅力超群。如果作为一个女人,能够拥有如此的智慧和魅力,那么我也甘愿做一个普通人。

作品采取作者的人生和父亲的人生交叉叙述的形式。从吴敬琏的父母亲,吴敬琏的小学,大学,工作,文革遭遇,讲到吴敬琏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理论的讨论中的贡献,呈现了一副比较完整的在其他的传记中不能为我们所知的吴敬琏。我读完后的感受就是,原来大家也可以生活的如此平凡。大家并不是不可触碰的高高在上的人,他们不是生就一副智人的模样,不是注定被命运亲睐,不是永远看得见真理,他们也曾对显示感到无奈,也曾对未来感到迷惘。但是,他们最终成功了,因为他们能够在隐忍的时候隐忍,在退让的时候退让,但是也能够在认识到真理的时候勇于坚定信念,敢于把握时机出击,重重地出击,于是他们的人生变得不再普通,他们创造出辉煌的成绩。用他们的话,人生就是永远都在奋斗,48岁的时候可以去大学旁听,可以利用床沿学习,可以文革期间也坚持学习英文。未曾听到大家说到休息,未曾见到大家真正停止奋斗。对于学者大家,努力是终身奋斗的信仰。我于是拜服他们的坚韧不拔。吴敬琏的经济成就我不很熟悉,但是于这故事中,我就已经知道有着这样性格毅力的人注定会成功。

如果说吴敬琏的故事启示我大家的光芒是建立在不懈的努力上,那么吴晓莲的成长故事则告诉我,原来人是可以怎样的拥有不同的人生。其实,我对这类有着较好身世的人向来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奶奶是民国初年有名的民族资本家,爸爸是改革开放卓越的经济学家,不用说她会拥有怎样一帆风顺的仕途,商途,抑或学者之途。名声地位与生俱来,一官半职不在话下。如若用权谋入世是理所当然,退居幕后也可算是韬光养晦。毕竟他们的祖辈父辈创造出的价值可能要比所谓的历史的创造者——劳动者更促进加速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有理由享有些许的“特权”。但是,吴晓莲选择的人生却大大超出我的思考能力和所谓的生活阅历。她没有任何闪烁的光环护身,她选择一条和祖辈父辈完全不同的人生。她到国外追寻自己心理学的梦想,嫁给心爱的人,做全职妈妈仅仅因为她太爱孩子们了,考瑜伽资格师资格,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没有为了妇女解放以身作则的束缚,没有为国效劳的豪言壮语,只有在美国做妻子,做妈妈,做心理辅导师快乐的生活信仰。

我为做女儿的吴晓莲能够拥有这样的父亲骄傲,也为做父亲的吴敬琏能够有这样的女儿自豪。两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都无疑快乐满足地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无论多少,都让人欣慰。父女关系其实很微妙,父亲影响着女儿的性格,处事方法和人生态度,但是女儿却同样可以自己选择人生,影响改变着父亲。我爱我的父亲,我希望我会有更多的机会和他交流。如果我将来有了女儿,我也要求在意孩子他爸与孩子进行沟通。

一句话,读过后觉得很幸福,希望以后能看更多这方面充满人情味的传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