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的团长我的团(下部)《一个悲剧的出现》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1:03:47
  • 94

其实炮灰团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不会有人记得他们,不会有人重视他们,如果死亡就是悲剧的话,这场悲剧在上部中就已经重复了几千遍。

兰小龙没有把死亡写得像一个悲剧,我看着乌拉他们的死,感觉和迷龙一样——就是没有感觉,或许康丫的死更加让人揪心,至少到最后他还在追求些什么。下部中熟悉的人死得就更加多了,豆饼、蛇屁股、麦师傅,等等等等,如果按照死啦死啦那种打法,能活下来的肯定不会太多,不,应该是极少,生者十一,果不其然,200个先锋,活着回来的就是12个,他们还是炮灰,张立宪同志在兵棋推演时对士兵生死的置若罔闻,很讽刺的在他身上应验了。我不怪虞啸卿,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官,他的做法无可置疑,至少他还懂得廉耻,懂得敬重,我也不怪唐基,除了他想法子弄死了迷龙,世事难料,想委曲求全就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为了保护我们伟大的虞座,还好他不是全部都为了自己。

我替迷龙不值,看着看着似乎有种看水浒传的感觉,宋江招安后杀了那个校官,换来了朝廷的暂且不提,然后十亭死了七亭,可炮灰团的近乎全军覆没也没有换来迷龙的存活——他和那个校官的看法一样,不就是杀了个看不惯的官吗?而且他的理由更充分,那个军官临阵脱逃。可是死者上面有人,所以为了保全老大,小的门都可一死,只不过宋江只是流了几滴鳄鱼泪,而死啦死啦为了保全迷龙上下奔波。

死啦死啦也没好活,不,按照书中的思路,他看透了这个世界,他涅磐了,如同《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的死,他明白应该怎样,他也知道会怎样,可是他无法改变一切,他不想再看着同袍再在他面前死去,所以他到死海在给大家找麻烦,或许是他不愿意被自己人的子弹打死。不过死前还经历了首长的接见和一起未遂的兵变,死的时候还有人殉葬,也算死得其所了。

看着看着,感觉到了好多以前看过的书在我脑中回旋,水浒的悲壮,战争与和平的人物心理素描,还有现实,戴安澜的马革裹尸,杜聿铭的前伟大后窝囊,整个国民党王牌军的没落,原来抗日的时光是那么美好,至少那时候还能分得清谁是敌人,打完日本人之后呢?有多少人会有不辣的国际主义胸怀,能一只腿蹦着带那个日本破落户回湖南?

是的,抗战是美好的,和尚说国军万岁,统一战线万岁,然后就坦然赴死,书中炮灰们的死也是轻描淡写但死得其所,战争对兵油子就是一场戏谑,谁都要死的,为了打敌人,我要活,或许回头会悲伤,但现在悲伤下一个嗝屁的就是自己。看书时前面的战争都是热血沸腾,死人当然是家常便饭,在田中大神的帮助下,我早就不会再为随便战死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而悲伤了,但是看到最后,我还是哭了,替阿译的死不值,又或许不是感慨于阿译(这家伙能活到现在简直太牛了),而是感慨于生死之交又再度见面,而且马上就快找打了答案——打仗国军行,共军更行,跟共军走吧,会有肉吃。尔后哭得最伤心也最欣慰的那段是张立宪、烦啦和小醉重逢的那段,这就是结局,最美好的结局了,但是国军再也不能称为军,他们都看到了答案。

回家吧,到了也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岁月,就如同我不会忘记共产党的将领一样,抗战中牺牲的370万国军弟兄也是同泽弟兄,抗战中他们也是在奋勇杀敌的,所以,现在的南天门依然缭绕着他们的忠魂,那是不舍,那是守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