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种书没有早点儿看到。我有点遗憾。遗憾的不是和这部作品相见恨晚,而是如果在高中之前读过这本书,我就不会对《平凡的世界》这么挑剔和苛刻。不幸的是,在大学毕业前的两个礼拜,想拿一部厚重的书为最后的青春祭旗。当时舍友张磊选择了这部小说做毕业论文,近水楼台,这部小说成了我学生时代的最后阅读。
我大一的时候看过《人生》,觉着挺有味道的。后来上当代文学史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诸如《人生》、《穆斯林的葬礼》这些作品的位置(也没有《平凡的世界》)。有些为路遥打抱不平。
看了《平凡的世界》觉得路遥主题深远而行文幼稚,力不从心。我受不了书中时时流露出的作者文化优越感,对农村的描绘是全景的,但在深度上不及箫红,细节上不如赵树里,心理上不及余华。而且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参与明显过多,生活真书中人物被作家玩弄于笔尖,无论情节如何,书中的人物都是不幸的。西方二十世纪后玩起了各种主义,书中人物是与作者平等的没有创造一说,作家是和自己的小说人物对话而不是安排书中人物对话。路遥在作品中过分的使作者显于文本,把读者的体味空间尽皆压缩,老把自己当作理的代言人,可能是因文势喷发止收不住,但是对文本生态却是一大破坏。这一点上,获得当年茅盾奖的倒不如是他的《人生》。
始终认为〈人生〉才是路遥最好的作品,文中极尽跌宕之能事,心理描写也胜〈平凡〉一筹。读罢大有感慨,如北岛所说: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路遥是个优秀的乡土作家,味道与他老乡陈忠实多有不同。
〈平凡〉是大手笔,大制作。想当时路遥定是高调下笔。但是驾驭起来确实有些难度,路遥做的最多的是对农村改革前后宏观的展示,书中人物也各自为政,除了血缘上有些互相的联系。
很明显路遥受十九世纪法俄批现主义影响,可惜离大师们还欠火候。
当代作家我最敬路遥,一个写作大于生命的人,一个常常因写作而使早晨从中午开始的文匠,一个至少还能在读者心中活上一百年的朴素而美丽的作家。
是战士马革裹尸,是作家而终于纸笔,都可谓死得其所。于此,路遥不应有恨。
读完和张磊简单聊了一下田小霞,主题是这个孙少平的精神导师和孙有无男女之事,见仁见智。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1:00:2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