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58:16
  • 67

周蕾的这本《妇女与中国现代性》是我一直渴慕已久但从未有勇气完整通读的一本书。认识她是从那本扬名海内外学术界的《原初的激情:视觉、***、民族志和中国当代电影》开始的,但是目前只有台版,大陆还不曾出版。东边日出西边雨,终于盼来了她的另一本书,即此书的大陆版。

刚拿到书时,兴奋地想一鼓作气读完。然而翻开书一看,就觉得我太天真了,全书缀满“结构的、系统的差异中的政治权利意涵”、“潜藏文本的阴性叙事”、“返求回到主题自身的自我之上的施虐”这样的艰涩词句,要想看完必须抱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当然还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我尝试着翻看了没几页就放弃了。

这两天和李生冷战,无心论文,唯有寄情书籍和电影以暂时逃离精神苦闷,于是便以惊人的速度swallow了周蕾的这本《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读后感是,我原先逐字逐句的阅读方式太耗时耗力了,其实学术著作也可以跳跃着看,这本书的“翻译腔”重得很,比较艰涩的部分估计连译者自己都不太明白,所以碰到长篇累牍的欧化长句,我就以first scan the key words then summarize the main idea的方式通读下来,速度果然倍增。

周蕾其人,女,香港出生,在港完成基础教育,随后赴美深造,获得斯坦福大学现代思想与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布朗大学现代文化与媒体教授、比较文学系教授,以及Andrew W. Mellon 人文学讲座教授。

从以上教育背景和执教经历的简要描述中,可以看出她作为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中的“边缘”地区的女性,在迥异于东方的美国求学、执教,自然对身份认同这个问题极为敏感,于是研究的重心也倾向于跨文化的性别研究和国族(Nation)认同。

这部获得芝加哥女性出版首奖《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便是她在这个领域内研究的学术成果,在书中她主要从电影和小说入手,结合具体的内容来作了一次鞭辟入里的文本分析。从东西方观众、学者和大众、男性和女性对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的不同观感来说明接受反应的复杂性已经不是仅用后殖民理论所能解释的了。

随后她通过文本细读中发现二三十年代上海风靡一时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大阴谋”,即虽然大部分小说都是讲述“自由恋爱”的,表面上看似是在鼓励女性冲破封建的枷锁追求真爱,然而在实际的描写中却用大量的篇幅来展示女性为了追求婚姻自由而付出的沉重代价,包括如何被情感所困、怎样饱受舆论鞭挞、最终只能以决绝的姿态自尽身亡。这种毫无节制的痛苦展示,实际上也在警告观看书的无知少女和寂寞***们,回到你们的正途上去,别做不切实际的荒谬妄想,规诫她们“爱河荡荡,孽海茫茫”,实际上这是一种以风月的形式反风月的隐蔽手段。

此外,她还逐一分析了巴金《家》、茅盾《虹》、鲁迅《祝福》以及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女性形象,我把她的结论理解为,巴金是个男性沙文主义者,几乎无视女性的主体性塑立,他对笔下女性最高的褒奖便是赋予她这么一句台词:“我一定要成为像男人一样的人”;茅盾是个左翼革命者,他把投身革命事业视为女性的唯一出路,甚至不惜让她遭受父母双亡、所托非人又沦落风尘的厄运。这些统统是由于“厌女癖”(misogynistic)这种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在作祟。而鲁迅对受难女性的塑造则因为多了许多富有人性差异的细节,而更有深度和力量。而张爱玲则是五四时作家中特立独行的一个,她拒绝参与变革时代“新国族”与“主体”之间的身份认同,游离于历史洪流之外,她所勾勒出的女性角色似乎在暗示“封建中国的桎梏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之中”,不会消弭。

待我结束在机关重重的字里行间踉踉跄跄地艰难跋涉之后,脑海中盘旋着诸如“恋物”、“他者”、“施虐/受虐”这样的“飘浮的能指”,本想希望通过笔记来理出头绪,写完之后,仍然一头雾水,但又似有所得,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学问之美”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