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抄书+小感受》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55:11
  • 57

首先,摘抄原文的语句,概述本书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理解课程

作者在第一部分《理解课程》中阐述了该书的核心概念——他们的课程观,即可能成为一个人的生命行动过程。在简单回顾了诸种课程观之后,他们提出“课程乃是诸情境中的经验”:情境是由人和事物得相关环境组成,二者通过一定得过程相互作用;任何时刻都有人、事物和过程之间的积极互动;课程的情境具有历史性、后继性和指向性。

第二部分:理解个人

由此,思考课程离不开“经验”和“情境”这两个术语,在情境中,教师是除学生之外得最重要的参与者。所有的差异都是由教师的个人知识引起的。那么“个人 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答案。在作者看来,个人化是存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某些东西,并且意味着道德的、情感的和审美的不同;而且 必须在整体中才能发现意义。当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时候,作者倾向于用“叙事”的方式。建构一种叙事的方式来描述自身或者他人,是从我们充满日常琐事得生活中产生教育意义的一个方式。教师对于课堂、课程的认识,其实就是“个人化实践知识”,存在于个人过去的经验中、当下的大脑和身体中、未来的计划与行动中,是对情境的整体化解读。

课程是情境中的经验,同时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叙事的思想,意味着“教育”可以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而是一种经验的叙事,它提高和加强一个人应对生活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从教育的角度理解自己和学生,通过人生经验的叙事来理解人。理解教师个人的故事是理解学生课程的一个隐喻。

如何理解个人课程?可以运用自我反思的方法(例如记日记、写传记、档案分析等),也可采取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如写信、教师访谈、参与式观察等)。在反思的基础上,需要描述一个整体的叙事,可以借助的手段就是使用实践语言,包括比喻、规则或准则、实践原则、个人哲学、隐喻,以及叙事主题和节奏等。

第三部分:理解情境(即课程的影响因素)

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我们自己,而要对与个体有相互作用的环境有所理解。影响课程的因素包括研究成果、文献、课程利益主体、课程资源等。再现它们的意义,也就是理解课程的过程,可以借助课程的基本要素、理论与实践这两组术语所代表的两种工具。

第四部分:理解你的叙事——学校中的课程设计

这一部分,列举了大量有关教师备课、教学管理以及与学生合作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进一步阐明本书的理论。

好了,“剧透”结束,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本书实际上成书较早,作者也就是《叙事探究》一书的作者。他们在《叙事探究》一书的前言中对于此书有所提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现象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哲学社会学理论和思潮的影响,课程开始被当作一种多维的“文本”而被人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解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课程理论。作者所持的课程观点,就是这样一种多元化思潮的反映。具体地说,本书偏向于“现象学”的课程理论,即“关注对生活世界的直接体验,重视研究个体对事物的独特认识,重视人类经验的意义在创造知识过程中的突出作用;还十分注意研究的情境性”。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实用”,即它的读者就是教师。该书为教师对课程进行“经验叙事”的课程研究提供了很多具有操作性的方法;而正是在许多实际的案例中,作者深入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

当然,本书成书年代还是较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历史地”和“地域地”局限,但这并不妨碍让我得到很多的启发。对于我来说,这种启发首先就关涉自己的生活,特别地使我对于自己的习惯——例如写日记、反思过去有了理论上的自觉。实际上,杜威早就有颇具现象学意味的说法“思考即研究,研究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想我们每一个关注教育的人对此都可以好好咀嚼。反观自己,其实不读博士并不意味着远离研究。因为学术最重要和最为本源的还是可贵的“好奇心”,任何有学术“情结”的人可以保有这份“好奇心”,并在日常生活中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包括运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得到的对于方法、问题的理解和感受。在必要和可能的时候,再来申请读博士、完成这样的程序,或者做一个业余研究者也未尝不可。

书中引述了麦金太尔的话——人在本质上是一种讲故事的动物。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被讲述、从而也被理解的经验。这实际上,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态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