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潮汕文化报告遥望海角 ——《潮汕文化报告》感思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53:30
  • 89

当初携怀着好奇,来到汕大。妈常提起她年轻时见识过的潮汕刺绣,“很漂亮!”她啧啧称道;爸十分称奇电视上的潮剧表演;而自己则对潮汕绿豆饼充满了期待。一年多过去了,只看过一次潮剧(虽听不懂,幸有字幕,家乡木偶戏就没有);绿豆饼倒吃了不少(有点油腻,家乡的干松些,不过学校周边市面多卖外地产的);潮绣,还停留在“看山是山”的层面,不懂其中门道。对潮汕这一方水土,心中有诸多“未解之谜”。

偶然发现了《潮汕文化报告》。在序中,主编胡兴荣教授如是介绍:“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01及02级共108位学生,分为20个小组,于2003年和2004年的春季跨出校园,用他们的视角在潮汕大地上观察潮人的生活方式,并记录此中的乡土情怀。这群恰如梁山伯108条好汉,略带阳刚气质的新闻学子,首次将他们所学的新闻理论,针对潮汕文化的某一主题进行实际演练;在寻找故事的同时,也深入挖掘各种现象的沉疴和究其成因,试图贴近历史的真实。”

翻开目录,惊喜发现:原来师兄师姐们也曾遇到同样的困惑,还进行调研,写成了论文。其中既有对潮商精神的探索(《从海外潮商文化到潮汕本土商人文化——寻找振兴当前潮汕地区的文化突破口》),也有对功夫茶的研究(《“功夫”道中道,“凤凰”茶中茶——潮汕功夫茶》),还有对潮绣、潮剧的关注(《失落的韩江锦绣——潮绣》、《风雨飘摇看潮剧——潮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等。真正看完,顿觉心中不少疑惑得解。如今年初,半夜朦胧听到后山人声喧哗,惊得出汗,以为是梦魇。读完《汕大后山的迷惑——潮汕风水和祭祖习俗》才知:每年二月初八,庄氏都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

此书一方面解答了不少疑惑,另一方面,更添的却是忧思。很多师兄师姐流露出对潮汕民间文化的担忧。譬如《百年老店,缘何裹足不前?——从老妈宫粽球看潮汕小吃发展面临的困境》,作者就写道:“当我们慢慢了解了这些传统小吃走过的坎坷岁月,以及现在面临的发展困境时,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而时至今日,生产设施简陋落后,观念陈旧、恪守祖传秘制等传统习惯,已然造成潮汕小吃业的日趋衰落。六十年代汕头‘十大小吃’,至今仍在经营的,仅存一半而已。而这仅存的一半,又由于经营体制、管理思维等各种问题,举步维艰。”

纵观种种担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这么几点。唯物史观说:人是文化的享有者,首先是其创造者。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大有一切向“钱”看之势。大伙都想着如何挣钱去了。周围的人粗略可分两种,即有钱和没钱。无可避免:没钱的总想着赚钱,有钱的想着赚更多的钱。诚然,追求财富,本身并无可厚非。眼下情况却是“口袋满满,脑袋空空”,且还较普遍。同时,还有一丁点懂文化和能创造文化的人,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心有余力而不足。而人总有精神的需求,文化当属其中。外界强势文化如快餐文化、影视文化等乘虚而入,这时传统文化往往无招架之力。结果,大部分人得到的是一种记不清是喜是忧的慰藉。有时静心想想,生如浮萍。一觉醒来,世纪老人冰心自问:“我的家在哪里?”

书中也提到对潮汕文化颇有深究的学者,如隗芾、黄挺、林伦伦等老师,更提到“潮汕文化研究所”。不知它是否还在?要不怎会这般无声无息?后来才知它还在,目前是文学院的“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曾经修过林凯龙老师的课程《潮汕民间艺术》。当时选的学生很多,据说是“5选1”(我有幸入选。这也说明学生对潮汕文化还是很感兴趣,但老师都跑到哪里去了?)林老师课上曾提到,现在学校对潮汕民间艺术有研究的老师,已经很少了。

前不久看了风靡台港的电影《海角七号》Sample(样本片)。据说该片给低迷的华语电影市场打了强心针。它讲述一个在台湾岛内海滨小镇所发生的故事,里面生活的人与物有一种本土的、令人向往的融洽。片中频频被观众说及的是一位名为茂伯的老人。他不服老,有点要强。电影末尾有一个“海角”乐队登台表演的镜头。在吉他手、贝斯手和鼓手的“轰炸”中,茂伯悠哉游哉而又卖力地弹起了他的古董——月琴。 或许很多人连它名字都没听过,属于遥远的过去。但是这几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十分悦耳动听。心中不禁感慨:原来老人也可以活得这么开心!月琴于现实中虽难以觅迹,同样可以展现出其独特魅力。

或许茂伯给了我一点安慰和启示:老古董自己不要怕老,不要等着进“博物馆”,行动起来,你也可以再次发光!但心中又有些困惑:传统文化,能够像茂伯那样再次闪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