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红衣主教的帽子《细节还原历史》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52:58
  • 61

一直以来,历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都是颇多沉重和乏味色彩的。但自从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推出易中天的《品三国》后,历史不仅在常人眼中变得鲜活、轻松了,也由此带来了一股阅读历史的社会热潮。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夹带着尘封的历史细节走近了我们,我们于是也多了更多看待历史的角度和眼光。

遗憾的是,这些热闹的历史多局限在我们自己的国门。那些外面的世界对娱情、浮躁的当下大众们来说,就更是敬而远之了。而我们手头现在看到的这本《红衣主教的帽子》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主人公特殊的身份就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艾波尼多•德•伊斯特(Ippolito d’Este),出生于中世纪时意大利显赫的伊斯特家族。他的外祖父是教皇,父亲是统治费拉拉和摩德纳的阿方索公爵,母亲是文艺复兴史上著名的贵妇鲁克丽西娅•博尔吉亚,哥哥迎娶了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的妹妹。他9岁就继承了米兰大主教的职位,21岁披上了梦寐以求的红衣大主教教袍——在16世纪的欧洲,他不仅身居要职,还屡次出使和游历法国,是弗朗西斯一世最好的朋友,甚至于1540年成为法国枢密院一员。除此而外,艾波尼多还极力扶持罗马艺术,在艺术方面也颇有成就。

这样的显赫人物是如何生活的?这部独特的人物传记还以其特殊的写作形式给我们做了鲜活的展示。作者从一堆保存在意大利摩德纳,有关艾波尼多的大量信件,整卷宗的账本和资料中,从最私密的角度--他财富的秘密以及花钱的方式,来让我们了解他。

450年前已经发霉的卷宗,是如此生动地拉开了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王子的一生。一张张账单、一次次购买、一段段旅程,不仅提到了金银、丝绸、天鹅绒、显示地位和身价的俗艳衣服和小饰品,还提到了肥皂、蜡烛、鞋带、做饭的盆、排水道,以及其他日常必需品。这些再现的种种细节与故事复原了一段令人瞠目的金字塔顶端的贵族奢华生活,以及在它之下为其服务的庞大的底座。

艾波尼多住的圣弗朗西斯科宫用巧夺天工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所有窗户上都装了玻璃,壁炉架不仅雕刻有图案而且还镀了金,门是由抛光的胡桃木制的,镶嵌在从伊斯特利亚运来大理石制成的门框架里。仅房屋天花板的装饰工程一项,就用了320个工作日才完成。

艾波尼多的穿着也相当讲究,丝绸、天鹅绒、锦缎和毛皮应有尽有。26岁的他大约有400多件衣服,611根鞋带,其中61件是为他打猎、参加马术比赛、狂欢节或者其他节日而准备的。他的手套上散发出来的是龙诞香以及麝香的味道。他的一套衣服,经作者详细估算,相当于一位木匠和一位修建工人3年的工资。

我们还可以饶有兴味地了解艾波尼多的宴会上贵族们吃些什么?人们如何用欧芹和细香葱红烧太阳鱼,如何用桔子和糖作原料油炸沙丁鱼,如何用欧洲酸樱桃酱烤牛肉。作者发现这些秘方和现在西方人的食用方法出奇地相似,但口味却更重,营养也更丰富些。或许读完整本书,我们也会尝试做一道“清淡的英国汤” 或“意大利乳清奶酪”。

作为一个16世纪的年轻贵族,艾波尼多热衷于各种体育活动,最能吸引他的莫过于赌博、打猎和网球。在财产清单上,光他的武器和盔甲就写了3页多。他专门雇了2个人为他养狗,5个人替他看护鹰,这些鹰主要吃生肉,每月要花0.36斯库迪,相当于他花在仆人生活上的钱。

如果用现代术语做个比喻,可以说,艾波尼多穿着从英国伦敦塞维裁剪的精致西装,戴着劳力士名表,开着保时捷名车。奢靡华贵、挥金如土的花花公子般的红衣主教大人身边同样不缺少绯闻和艳遇。

真实的细节仿佛抹去了时空的距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飘忽在人们心中的时尚追逐与历史不期然间悄然接轨,恍然中我们无法不去感叹人***望的永恒。

假如仅仅只有猎奇和偷窥,本书无疑会流于庸俗。但庆幸地是,我们遇到了一位出色的作者,玛丽•霍林斯沃斯。这位堪称档案界的“尤里卡”的女性,是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艺术史教授,欧洲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一直从事关于文艺复兴的研究。她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用3个月的时间,细致统计了伊斯特家族信件和账单。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奢华生活的细节背后,是作者用历史学家丰富的想象力连缀起来的16世纪欧洲的政治风云:改革者和教堂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教皇与公爵的尔虞我诈,法国与西班牙的连绵烽火。弗朗西斯一世、查理五世、保罗三世,这些我们熟悉或模糊的历史人物,因了艾波尼多的连接走到了幕前。

所以这不仅是一部生动详实的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16世纪欧洲社会风情的真实的立体画卷。而那些生动、翔实的插图,帐单和名册更添了直观的感受。

易中天说,历史也是可以酿酒的。玛丽•霍林斯沃斯用细节为我们酿的这坛酒无疑是坛好酒。因为它在历史的阅读上为我们打开了不同的向度,我们不仅可以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还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反观历史,思考今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