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神谕之夜《神谕之夜》:悬疑的谜语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50:40
  • 33

如果有人问我,2008年最美好的阅读收获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的说出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名字。

从春天到夏季,一口气看了他的四本书,《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以及《神谕之夜》。

终于有一个作家,可以把我喜欢的一些文字元素集合到一起了,并且集合得那么完美无暇,那么自然,那么不别扭:不靠谱的魔幻、神出鬼没的命运巧合、分岔与交叉的人物关系、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多层结构、或者是像一千零一夜那样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谋画的讲故事语气……以及,总让人感到其笔下浮动着几丝魔咒般模糊的哲思。

好看,充满悬念性是《神谕之夜》的一大特色,保罗·奥斯特在以侦探小说家的逻辑思维来写严肃小说,当然,严肃二字在他心目中可能并不存在,严肃小说,只是为了顺应中国文学的游戏规则,否则一不小心,在书架上,他的小说将被排列在奎因、钱德勒、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后面,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侦探小说家,而非“上承卡夫卡与博尔赫斯的文脉,又与约翰·巴思等当代达人并称。”

回到《神谕之夜》本身吧,像电影界那个痴迷的“纽约人”马丁·西科塞斯一样,保罗·奥斯特也执着于在纽约这块地图上书写他的传奇故事——又是在纽约,大病初愈的作家希德尼偶然路过中国人张生开的小店,对其中一本蓝色笔记本爱不释手,这本亲切而魔幻的笔记本把他重新带回写作,故事在纸上快意地流淌,写作是他唯一能够投入的生活方式。然而接下来的九天里,一连串神秘事件的发生却使他开始怀疑:他那神秘的妻子,与他的老朋友约翰,存在着什么样神秘的关系,而他笔下的人物,又沿着《马耳他之鹰》里的故事,走向一条心灵解放的穷途末路……

我在这里使用了省略号,不是为了偷懒而中断我对小说内容的复述,而是《神谕之夜》的复杂性令我无从复述,同样的一本书中,故事的线索可以存在多条,这也是现代派小说家的拿手好戏,而保罗·奥斯特则更进一步,分别以虚构的小说,作家心目中的故事、从电影中借鉴来的灵感、以及现实中匪夷所思的生活细节等多种虚实不定的“材料”,做成了一锅“杂烩汤”。

这锅汤的主要味感是神秘,但这种神秘并非是保罗·奥斯特以晦涩难懂的语言堆砌出来的,恰恰相反,他的语言很清晰,很简单。

据说蜻蜓的眼睛是复眼,而《神谕之夜》就具备这种“复眼”的性质,它是开放式的,每一段故事,那是那么简单易懂,但把它们完全组合在一起之后,却发生了某种“炼金术”式的内质变化,幽暗,且充满悬念,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思考一些最飘忽而不易觉察的事物之于我们的命运的相关意义。

在这里,我又忍不住想说说《神谕之夜》带给我有关“侦探小说”的想象——当然,他的《幻影书》更接近侦探小说——侦探小说实在是个很有趣的领域,一方面是最最通俗,有一套路数,一方面因为要玩些智力,让知识阶层容易对侦探小说有兴趣。拿侦探小说的壳套些更多的东西,成功者中有很多大师,罗伯·格里耶的《橡皮》、艾柯的《玫瑰之名》、戴给·洛奇的《小世界》……而《神谕之夜》相较于那些作品,似乎显得更复杂了一些,也更有充满玄机。

有些作家的书写方式是,尽可能把抽象的意旨,通过简单得近乎笨拙的形式加以表达,比如说卡夫卡,而有的作家,则试图以令人眼花缭乱的结构戏法,使作品变得复杂、精密如最好的瑞士腕表,然后它作品本身,以精确如时间的表述方式,诉着它本身的秘密。

而保罗·奥斯特,无异就属于这类作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