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大朋友,写了个小说还未出版。大朋友在允许我读之前,“灌输”了一大堆声明:很边缘很另类,反思想,他同时代的人看了都不喜欢、甚至怀疑不是他写的,80后的看了都说好,他相信我看了肯定也不会喜欢,怕我看了会破坏他在我心中的光辉形象,有人怀疑他写的是他自己,怕污染了我,怕……我大笑,呵呵,大不了读一本低级***小说。不过我想,他肯定不屑、当然也写不出低级***小说。因为我相信人的气质,人的气质往往会弥散在他的一切作为中。
按照大朋友的要求,读了以后必须告知真实想法,所以趁今天有个完整时间段,我认真读了。这是我有生以来读得最认真的一个小说。想想,从小到大读的小说本来就少,除了小时候被逼迫读的那类世界名著,之后连琼瑶、金庸都没读过,上大学后陆续看过几部也是屈指可数。我从骨子里不喜欢小说这样的表达形式,用那么多的文字和细节去堆一个主题,觉得太浪费时间和笔墨,而更喜欢那种素描式的形式、喜欢残篇式的只字片语。
十几万字一口气读完了,印证了大朋友的自我评价,他相信情节能引人入胜。我喜欢他的行文方式、对话,还有关于人物内心以及一些旁白似的描写。哲学、酒吧、漂泊、邂逅、婚外情、80后女孩、大学生、一个男人很多个女人……小说中的这些元素都不陌生,这是当下的时代元素,所以并不另类,很常态。
如果仅仅从这些元素所延伸的情节上去把握主题,平淡得没有任何震撼力。但是,我想,小说的主题在于他所要表达的那种精神的忧伤。
陆岛是个不错的男人,习惯流浪的单身男人,他有好几个跟女人有关的故事,从80后的另类女孩、清纯处女到事业有成、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优秀女性。她们都是一见面就喜欢上他。我也喜欢他,喜欢他的那种洁净、幽默、随意和淡然。喜欢陆岛,更因为觉得他是个尊重自己内心感受的人,他不压抑自己的欲望,但面对***的引诱有自己坚定的屏障。性和爱在陆岛这里,虽然不是高度统一,但也不完全分开。这样的男人值得尊重。只有经历了生活历练、女人洗练之后的男人,才能对不同的女人有如此明晰的判断力和选择力。这样的男人也注定孤独,精神的对话往往不能在性的对话中完成,他精神上的忧伤正来源与他对精神的追求。所以我想,陆岛至少是60年代的,他比70年代的厚重,比80年代的有思考,甚至可以认为他是50年代的。所以有人怀疑这个陆岛就是大朋友自己,我觉得也不惊奇,因为他对陆岛的把握确实很到位。大朋友说,很多人不喜欢陆岛,我断定那些不喜欢陆岛的人都是男人,女人会喜欢陆岛的。
袁璐是这么多女人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就像太多人说袁璐一出场整个小说有了华彩,她的出场有厚度。如果这个小说中没有袁璐,我感觉将是一部上海宝贝式的小说,呵呵。陆岛,一个非后现代的男人,面对一群后现代女人的孤独……但袁璐的出现让他不孤独。如果只有那两个80后的小姑娘,就显得边缘和片面。袁璐是个从哪方面看来都很优秀和很主流的女人,同时,她本身也是个精神忧伤的人。因为我们都知道,物质的充盈只能暂时填补心灵的孤单,物欲的满足只能麻痹精神的忧伤。袁璐在小说中看似平淡,没有破天荒地的举动和奇形怪状的思考方式,但正是因为这份平淡而显得真实。如果没有袁璐,就看不明白陆岛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袁璐是精神的向度,她代表的是一种理解、一种正常、一种沟通,这让陆岛多少可以不孤独一些。而最后,DL带给袁璐的那种深度忧伤,最是凄美和怅然。
齐霁是个有意思的女孩,但她太自我,太后现代,太游戏化,她的行为方式太边缘太另类。
江月是陆岛心中挥之不去的女孩,也是大朋友给予了很多寄托的姑娘,带着一种80年代式的文学情怀和理想主义,寄托的是一种古典式的忧伤,但她的行为是极其现代或者后现代的叛逆,她仅仅为了告别处女时代而把第一次献给了一面之交的陆岛,从此便彻底消失,这个行为太像天使。所以,我觉得这个人不可爱,有点分裂甚至伪装。因此,从我的角度看来,对她最没感觉,觉得缺少血肉;但是站在陆岛的角度看,可以肯定陆岛对她的感觉,因为男的都对这样的女的有感觉。毫无条件地占有了女人的第一次,从此这个女人彻底消失了,多少令人怀念和感伤。
杜马和杨洋,这两个行为方式很边缘的男人,他们一开始的对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感觉很荒谬,像《等待戈多》中的Didi和Gogo。
这些人物中,其实每个人都有着难以挥去的精神之忧伤,甚至包括那个没心没肺的齐霁。通篇带着一种怅然的情怀、现代人深深的忧伤。但是因为出格的对话、大胆的性的描写,很容易让人只把注意力放在感官上,让人理解成纯粹的感官享乐,而看不到主人公在感官狂欢之后的深度忧伤和哀怨。所以我想,如果把小说中直接写性的段落去掉,而是以“喝茶式”的方式带过(大朋友上次说估计某一优雅男士写性写得也跟喝茶一样),这种精神的忧伤和怅然或许可以体现得更好;取而代之更多人物的独白,甚至是一种表情、眼神的描写,也能显出大朋友精神的高度,就像小说的结尾,我特别喜欢,看着很平淡,却有一种无以言说的力量。
至于像不像大朋友写的东西,我觉得像,特别是那些旁白式的描写,就是他写的,但我惊叹于他老人家对80年代女孩的了解,写得很到位,至少是隐隐摸准了她们的一些思维方式。
相比于现在的题目,我更喜欢候选题目《遇》。所以,此文也借用这一名字。同时,觉得这个东西很适合拍成电影,文艺片或者哲理片,片段式的,碎片化的,叙事性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49:4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