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黑弄堂《谁在喜欢王安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47:57
  • 78

2008年末的时候,有个网站做了一份“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排行榜”,王安忆力压包括余华、莫言、北岛等在内的诸多大牌名列第一,获得的评语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作家,一个总是要寻找的作家。”

这个评语貌似是到位的。熟知文学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王安忆的文学生涯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每一个文学潮流都有她的身影,从伤痕文学到知青文学再到寻根文学,从先锋文学到新写实主义甚至再到美女文学。

但让人疑惑的是,王安忆虽然几乎活跃在每一个文学潮流之中,但她对每个潮流的涉入似乎都是亦步亦趋式的,没有任何一个潮流自她而始,她也没在任何一个潮流中有过一支独秀式的风范。说白了就是,她得过很多“第二名”、“第三名”,但从来就没有得过“第一名”,好比一个运动员,得过多次奥运会亚军季军,却没得过一次冠军的运动员,可以被称为其所在领域里的“最有影响力”的人么?这是个问题。

另一个多少有些“小人之心”的疑惑是,王安忆还一再表示说,她从来就没有想过为某种潮流、某种旗号、某种社会需要而写作,她的写作是“从内心出发的”,是她“心灵的需要”,她不怎么注意别人的评价,这个社会干扰不了她。但是,如果她真的对外界的种种潮流、理论完全无动于衷,怎么就那么巧,偏偏让她“无意”间就跨进了几乎每一条潮流之“河”里?

当然,“有意”还是“无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本身。

2009年初,王安忆推出了收录其30年创作的120余则短篇小说、号称“首次以全集的形式在大陆推出”的《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四卷本。按照王安忆自己的说法,这四本书是她“一个字一个字写下的手工活,到底流露的是真性情”,是流过她三十年写作生涯的“一条河”。

应该说,这条“河”,大致清晰的反应出了王安忆那种风格不断变化、“即使是最敏锐的评论家也很难把她归类”的特点,可是,却仍然无法回答我的疑惑:120多个故事,从早年的《雨,沙沙沙》、《从疾驶的车窗前掠过的》,一直到近年的《乘公共汽车旅行》、《黑弄堂》,大多节奏缓慢拖沓语言陈腐疲惫,表现形式固然与时俱进,但大体上的行文基调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一句话就是,似乎真的没哪个故事,具备什么真正撼人心魄的力量。

不是成心要给王安忆的文学成就“抹黑”,事实上个人也没那个分量,只是想不明白到底谁在喜欢王安忆、又到底喜欢王安忆什么而已。就这个问题请教了一个向来对王安忆作品赞誉有加的文学评论家朋友,他说,行文上的拖沓冗长是王安忆的特色,那叫“细腻”,他还说,王安忆“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底蕴,笔墨素淡,情韵幽婉”,“表现了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深沉思考,在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老实说,这样的话其实并不那么好懂。所谓“细腻”,与拖沓的界限在哪里?所谓“素淡”,与寡淡的界限又在哪里?所谓生活的“底蕴”,指的是什么?所谓“深沉思考”,思出了什么又考出了什么呢?

就算王安忆的笔触是“细腻”是“素淡”吧,说到底,这属于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就算她变换文学潮流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吧,事实上那也算是个事实,可是,她动辄就在故事中直接亮出貌似睿智的“深沉思考”的写法,个人实在喜欢不起来。

无论是在“蚌埠”还是在“发廊”抑或是“弄堂”,尤其是近年文字,王安忆每每在叙述的关键之处当仁不让地嵌入强有力的价值暗示。这到底并非一个明智的做法,因为那会让人有种被动接受、在她的牵引下才得到所谓生活“底蕴”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她在众多故事中的“深沉思考”,还常常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立场,显得零散、破碎甚至矛盾抵牾,似乎自己都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立足点和前进方向,如此这般产生“广泛的影响”,岂非会有把人往沟里带之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