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思想史《思想的联系(读秦汉以前部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47:16
  • 47

——读思想史作品,最想看到的是思想的脉络和发生变异的背景。

葛老师的这本书,我现在终于读完了秦汉以前部分,感觉颇多。读第一部分方法论的时候,对葛老师的基本取向和要解决的问题我是赞同的,但实际书写内容和方式并不敢恭维。读完春秋战国部分,这种感觉尤深。整篇文章与传统思想史的风格确实不同,但毕竟未经全功。关于精英思想家的思想描述很少,这就要读这本书的人首先有一个思想史的基础。作者想描写一般的思想和精神,可由于材料的缺乏,仅仅流于形式而未能深入,不能服人,这一点对比年鉴学派关于《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描述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资料的匮乏,特别是作为一般思想基础的社会生活史料、社会观念史料的缺乏,少的让我们感觉象是传统教材里关于一个时代思想的概述。

但最让我关切的确是文中关于思想发展脉络的分析描述。这一点,比较传统的教材,葛老师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感觉其实是比教材强,但其中很多内容就专业人士来看也许并不新鲜。)我也启发良多,才有了这第二篇关于思想史的想法。——思想的联系。

最早有这种想法,还是开始研究生学业前的那个假期,学校规定了基本预读书目,其中一本《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给我印象很深。它告诉了我思想的延续性(至于内容早放在爪哇国了)。思想之间并不是孤立的、隔离的,而是在有机的发展。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哪怕观点南辕北辙,他们都可能有着共同的思想资源和出发点,只是他们在某一点上出现了不同的专向,由此引发结果的巨大不同。它告诉我,思想的世界如同现实世界一样复杂,寻找思想的真实同样是件费力的事情。也就从那时起,看书,更多的是寻找不同思想家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梳理他们的不同。就这点而言,我很喜欢麦克莱伦的西方思想史,很有这个味道(台湾的译者在精通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古文的把握也很到位)。

具体一点的感受就是:通过对具体思想家的思想解剖,斯金纳让我们认识到文艺复兴的思想同样不是天来之物,民主等等,不仅仅来自希腊罗马的遗产,同样在中世界的教会思想里得到延续和发展。人们讲黑暗的中世纪,可知识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借助中世纪宗教思想中的……,近代思想得以孕育发芽,一旦环境的改变,新的思想就会蓬勃而出。

读到“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社会秩序”的时候,深有同感。思想流派之间并不是绝缘体,由于知识传承的问题,我们总是看到思想家之间的不同,而没有看到不同流派之间内在的思想资源的共享和联系。这种共享和联系才是我们把握思想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才是我们克服思想鸿沟把握人类观念演进过程的关键。(在现有教材性作品中,也会在思想家之间有一些类比和承接,比如我们以前总是用思想的进步性作为一个梯次演进的联系标准。这种外在标准强行内化到思想发展史中的做法,是不可能让我们把握思想的脉络的。在这种方法指导下,我们会推演出下一步思想的结果,但结果是这样的吗?思想的变化是有基本的规律,那就是对前面思想的继承和扬弃,继承是必然的,扬弃则更多在于个人能动性的发挥。)

儒、道、法、墨,教材里给我们的是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接着就是秦汉时期的大融合。为何能大融合,给出的答案好像是政治权力的压迫。但实际上这些思想能够融合,并不是一个简单替代的关系,而是有着共同的概念基础和理论背景,以及相互之间具体可转化沟通之处。(各家思想其实针对同一个问题发问,只是处于思想谱系的不同位置。比如对于天,有的思想家把天作为思想的起点和终极价值依据;有的思想家将事物的合理和价值放在人的情感,但仍然通过曲折的方式——以天为中介来表达这一点,如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直接投射于人,体现在人性,而遵从人性才是道,这就把内在的人性道德放在了外在的宇宙时空之上;更有的思想家,直接把宇宙时空看做客观的事物,比如荀子,直接把一切终极价值和内在的依据都放在人的身上。)

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于黄老,道家和法家如此相通,其思想体系必有相互沟通之处。以道法为例,作者介绍了他们可以相通的三个方面,一是对人性堕落和社会混乱的猛烈抨击,道家借此要求回归混沌初开时的社会,而法家则提出严刑峻法,其实就是一个取前一个取后的问题;对于道、一的绝对推崇,用于道家则是对原初的向往,用于法家则是道在政治生活中的反映——集权唯一;朴素混沌的思想在道家则是社会回归原初的必然条件,但用于法家则是统治的必备条件。回看这三点,都是在思想方法论的意义上提出的,关键是不同思想家在不同环境中的运用和延伸。把握这一点,回看诸多思想,不要奇怪为什么有人这么想有人那么想,事本一,源本一,唯个人关注点不同而引发了思想的差异。(当然是指同一时期的思想家而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