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天龙八部《袁承志和乔峰的民族观》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44:55
  • 70

止戈为武,人夹为侠。金大侠借郭靖之口道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理念,为的可能就是避免武侠走向“侠以武犯禁”,滥用暴力的流俗。

金庸书内讲了许多民族矛盾,通常主人公都是安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叙述金大侠的梦的。前期数内只认定我大汉才是正统,其他蛮夷之邦犯我边界必当驱逐之。如若汉室不幸落败,那就是亡国灭种的危机,那汉人必须戮力“复国”。袁承志身负别样国恨家仇:父亲因为崇祯听信谗言召回朝廷处死,而京城街头那一群“不明事实真相的群众”竟然蜂拥将他咬死;1644年历史风云突变,皇太极入关,闯王起义,加上大明的崇祯那就是三个皇帝一个天下。崇祯与他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皇太极又是侵我华夏的满洲鞑子,袁承志只能选择李自成。先后刺杀崇祯和清帝,但皆在最后时刻住手不杀也反映他内心激烈的矛盾。至于后来看到进京后的李自成军队与前朝无异,李岩大哥惨死,已是心灰意冷。他被迫在拯救与逍遥之间选择,袁承志没有愚忠,而是选择逍遥海外。这的确是种无奈。

至于天龙八部讲的该是融合与和解,只有民族融和才能造就强大中国。射雕抗金抗蒙,神雕倚天抗元,碧血剑鹿鼎记要反清复明,都已汉族为正统。每次的外族入侵成功对天朝上国百姓的民族自豪感都是致命一击,大多数都已亡国奴身份自居。但天龙八部的三位主人公都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汉人:萧峰由大宋乔家养大却是的的确确的契丹血统,后来官拜南院大王,虚竹是西夏驸马,段誉是大理世子以及后来的皇帝。再加上鸠摩智的老家吐蕃,这样大动荡的乱世正是金大侠最爱着笔的时代背景。杏子林一役过后,原本的不世荣光不在,堂堂的北乔峰成了人人唾弃的契丹狗贼。天下之大竟无一八尺男儿的容身之处,萧峰该怎么办?三十年以宋人自居却被宋人不容,对契丹有没有什么民族认同,大侠做不成了,也不想做了,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武侠世界另外一个主题:"隐"。他原先的设计是在报完父仇过后到雁门关外牧马放羊,骑马打猎,再也不理什么大宋契丹西夏。但现实总是那么的富有戏剧性,在萧远山、康敏以及后来的种种设计、意外中,他一步步走向矛盾深渊。最后他在雁门关外的自杀,不仅仅只是一种解脱,更是将侠义升华到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和平大业之上。

=====================

这是以前对友人文章的两个回复,金庸书中的民族观是个很大的话题,有机会梳理脉络细细分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