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你的灯亮着吗?《降低面向目标的含混性》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44:34
  • 49

温大师从小就是搞系统思维的,却最终没有将系统思维的成果足够成功的运用出来,实在是很可惜。本书可以看做是《探索需求—设计前的质量》的姐妹篇,因为它们都是在讲如何降低需求中的不清晰程度。本书选择了向上发展的办法,而另一本着重于面向实现。给本书评5星,主要是因为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否则它就要沦落到和《复杂》一个档次了。

无论如何必须记住两句话“无论什么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都是交流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可是当我读完第一个故事以后,我惊奇的发现,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问题”,它根本就不存在。当我们寻找问题的时候,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找到尽头。为什么?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总是首先试图将问题定义在一个框架之下,而恰好的,如果要发现真正的问题,那么我们却总是要跳出这个框架。这根本就是个无解的事情,任何一个被限定的系统之外,总存在一个更大的系统,而问题在那个系统中的呈现,往往和当前系统不一样。当当前系统遇到瓶颈以后,我们只有跳到那个更大的系统之中去,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认识到的问题是有问题的。

每次,当我们遇到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会把这个问题抛给别人做,对,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些需求。需求是什么?它是这样一个东西:

1.需求是一个屏蔽了底层实现的操作它实现了状态的转换.(很抽象吧那是当然的因为我们平时说的根本就不是需求而是另一个东西)

2.用户(提出)的需求是用户个人认为的对自身目标的最佳解决方案中自己不能或者不愿意完成的部分目标和解决方案具有相对性.

对,我们抛出的就是2,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只认识到了2,因为我们会经常认为其他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论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其他人,当我们接到了一个需求,需要解决的时候,“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解决需求的成败。而我们的问题,正来自于隐含目标的不确定性。

有人曾经试图通过定义情境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认为,正是需求提出者对当时自身环境的忽视,而没有将这个问题显示的提出,所以才造成了这部分的困难。恩,部分上是正确的。因为情境太大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应该包含对需求提出者所处的特定时空的严格完整的定义,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来说,其中大量的定义是毫无意义的,如何来区分谁有意义,谁没意义呢?这本身就是件十分难办的事情。

虽然寻找“真正的问题”是个没有尽头的事情,但是我们是否真的无能为力呢?或者说我们只能凭借我们天才的大脑,去做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才有可能跳出这种泥潭呢?当然不是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的悲观。其实,只要认识到2,按照系统思维的方法来做,问题就解决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