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的心理描写一直是茨威格所擅长的。在这篇不到50页的小说中,他运用他高超的描写功力描摹出被征召回国入伍的画家的心理挣扎。而大段大段的人物活动描写生动得像是一幅幅展现在眼前的画面(最生动的例子就是画家去领事馆的那段描写)。我多次胡乱猜想着把这篇小说改编为电影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他对人物活动和心理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大概是最值得导演反复揣摩的资料,而那些文字的画面感是极强的,要把它们生动地以另外一种语言重现出来,行动或许不是难事,而演员的演技大概就要经得起推敲。
作为流亡国外的作家,我猜想,茨威格本人也曾经承受过这样“无形的压力”。面对战争,他是愤慨的,认为那是罪恶的,然而,面对“祖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概念,个人确实显得微不足道,而个人的幸福似乎都是不该在祖国的召唤面前给予重视的。他通过一篇用大篇幅的心理描写的小说来表现一个人在面对战争之时的选择矛盾——爱国热情与个人利益。按照一般的价值观,若是选择了爱国热情,那么你就应该英勇地拿起枪上战场,为祖国效力。然而,他在小说开篇不久主人公观望窗外风景之时就这样说过:“这时他心里突然对一切在山下笼罩在黑暗中的人们,对他故乡的人们,对那些也是这样沉没在远方的人们产生无限的同情,对他们和他们的命运有着无限的同情,无限渴望和他们紧密相连。”画家这样的心理活动证明他并不是一个一点儿爱国热情和责任心都没有的人。相反,他虽然身处异国,但仍然为祖国和她的人民挂心。然而,按照她妻子的说法,当然,他本人和我们都是清楚的——上战场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悬于一线,谁也不能给它明确的保证。而画家上战场之后也许真的就如他妻子所说“白白地做了炮灰”,而他的家庭需要他这个人,他的妻子需要他这个人。他的生命并非只属于自己,他要对其负责任的不仅仅是他的祖国,还有,他身边的这个女人。
在小说中,画家妻子的这个形象塑造并非着墨很深,但是我能从中看出她的坚韧、泼辣,她的见地和她对家庭的热爱。即使有人会因为她顾及自己丈夫和家庭的幸福而阻止画家应征入伍而谴责她自私,我也会为这个坚韧而有见地的女性骄傲,她勇敢地为自己和爱的人的幸福争取哪怕再小的一点希望。
面对战争的沉思是具有启发性的——在一张由官方所发出的纸面前,一个人会感觉到这种无形的命令,一个人服从于一张纸,这确实有些滑稽,然而正如画家说的那样,这张纸并非有强大力量,强大的是发出这张纸的人。而在服从和自由之间的选择是艰难的。而战争呢,画家站在国境线上,看着所谓的国境——一座桥,桥的这边是这一国,而桥的那边,是另一国,他站在桥边所产生的对于真正界线的思考让人顿时觉得国家之间争战的可笑。而从那列火车上走下的法国伤兵们,是一如所有战争中的兵士那般,负伤,却眼望上天,感谢上帝的恩典,让他们活下来了。战争这种人类自相残杀的事情,的确是愚蠢而不值得为之付出如此宝贵的生命的。
作者给了小说一个宁静的结尾。在生命的真相面前,画家终于克服了自己内心对于那一纸命令的恐惧而回到了家中,拒绝做自己其实根本不愿做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这样几天的心理历程,焦灼、恐惧、矛盾、悔恨掺杂的巨大压力对他是一种折磨,让他感觉到“自己像是逃脱死亡又重返人间。”或许,之前的画家会因为他的怯懦而不敢拒绝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显得可悲又可笑。经历过这样的几天之后的他,应该会更加珍惜他所拥有的,而不是轻易地选择放弃。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42:4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