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钝感力《作为发明家的渡边淳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41:25
  • 67

渡边淳一有很多身份,为大家所知的有医生和作家。作为一位弃医从文的作家,渡边淳一与鲁迅有比较相似的人生轨迹。渡边淳一之于日本当然比不上鲁迅之于中国,不过渡边淳一在日本文学中还是有其位置的,被日本媒体冠以“‘中间文学’第一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等称号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里所说的“中间文学”,据说是日本文学中的独特品种,是一种介于晦涩的纯文学和浅直的俗文学之间的文学形态。这其实并非一种日本独有的文学形态,只是日本先于别人将它命名出来,在中国的话,大概也就郭敬明之类写的文学。当然,渡边淳一作为“‘中间文学’第一人”,已晋升为大师的级别,暂非郭敬明类可比。最起码,他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心理医生的背景使他在书中时常***引人思索的甚至带有心理分析的治疗意义的议论,加之他感性、细腻的文笔,撑了起他“第一人”的称号。这是渡边淳一最自豪的地方,但也正是他的无奈之所在。如果他可以将语言写到极致,或可成为第二个杜拉斯,然而无论是早期的小说还是堪称巅峰之作的《失乐园》,乃至后期在情爱小说都无法摆脱“中间文学”的枷锁。谁都有我突破(或者说改变)的欲望,渡边淳一也不例外。

这些是我看他的作品《钝感力》所想到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里看到了他一本叫做《钝感力》(精装版)的作品,被它的名字吸引,一冲动就买了下来。我安慰自己说,无论它的内容如何,冲着这三个字,这钱花得也值了。后来发现书店里还有平装版的《钝感力》,却找不到安慰的理由了。说起这本书的版本,我曾在豆瓣上看到日文版的《钝感力》的封面,与中文版不同的是,日文版的书名“钝感力”三个字几乎占据了整个封面。我想,书商是聪明的,他知道这回“钝感力”这三个字比“渡边淳一”四个字来得有吸引力。

后来我了解到,钝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不过却没有“钝感力”一词,据说这是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他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渡边淳一不做医生,也不做小说家,却做起了发明家,这倒是新鲜事。这让我想起了钱钟书曾举过的例子。

某年钱钟书访问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座谈会上作了(诗可以怨)的演讲。他开场就说道:“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方而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播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惯语,说:‘他发明了雨伞。’

“据说有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来了,他凑巧拿着一根棒和一方布,人急智生,把棒撑了布,遮住头顶,居然到家没有淋得像落汤鸡。他自我欣赏之余,也觉得对人类作出了贡献,应该公诸于世。他风闻城里有一个发明品专利局,就兴冲冲拿棍连布,赶进城去。到那局里报告和表演他的新发明。局里的职员听他说明来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伞来,让他看个仔细。”

渡边淳一刚好跟这位意大利朋友相反,他没发明“雨伞”这个实物,却先发明了“雨伞”这个名称。所以,很多中国读者看了这本书后都酸酸地认为,所谓的“钝感力”其实早已被佛教、道教经典所诠释过了,更有人认为“钝感力”跟“阿Q精神”差不多。他们多半是看了这书之后,总觉得“钝感力”这个词似曾相识,却就是在中文中找不出取而代之的名词。这其实就是这本书之所以畅销的原因,因为渡边淳一确实有了他自己的发明,那便是“钝感力”这个名词。

渡边淳一发明了“钝感力”一词时无疑是兴奋的,所以他写书是要告诉别人他的发明。他通过分章论述了“钝感力”在健康、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诸方面的表现和作用,并从医学角度出发,阐述其合理性。作为一名医学博士,渡边淳一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病例,能够从容地指出身体敏感对人带来的坏处,以及身体迟钝的好处,比如患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对天气敏感,给自身带来无尽痛苦;一些身体迟钝的人失血达二分之一竟还能生存下来等等。相较之下,其他的例子就显得牵强。例如母亲在众人面前敞开胸膛喂奶,作者认为是钝感力的表现;作者还认为女人之所以能忍受分娩之痛,正是因为女人有钝感,若换作是男人,恐怕在怀孕五个月左右就会忍受不了,这是男人没有缺少钝感使然……我们看了这本书之后认识也认同了钝感力,也不得不承认钝感力的作用,但这些似乎不必从打压敏感得来。

钝感与敏感的优劣应是相对的。一个人拥有很大的钝感力,他或能成为郭靖,取得与郭靖比肩的成就。而如果杨过身上有太多钝感力,他恐怕成不了杨过。但如果说杨过懂得适当利用钝感力的话,或许不会跟郭芙发生冲突,从而保存了他的手臂。这正是作者急于证明钝感力的作用和表现时所忽略的表述,比如钝感力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如果是后天培养的,如何培养?我们该如何适当运用钝感力等等。不过话又说回来,渡边淳一到底是个小说家,你不能奢望他发明一个词就成了卡耐基。

在这本书里面,作为发明家的渡边淳一是优秀的,作为医生的渡边淳一是优良的,作为作家的渡边淳一却只能勉强及格。作为一名读者,能看到他的发明是一件挺奇妙的事情,也能坦然接受这个词继而接受这本书。然而,发明家之于渡边淳一到底只是一份兼职工作,所以接着的作品,他老老实实回到了作家的老本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