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男性统治《悖论的世界》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39:14
  • 87

1. 关于主题

看到这个题目,很明显能够知道,这是一本论述或者说分析性别不平等的著作,是性别社会学或者是女性社会学的又一成果。在看这本书之前,凭借着自己对于女性主义的一知半解似乎对于这个题目是清晰明确的,然而当我在布尔迪厄的书中重新认识这一问题时,好像对于这个问题的历史由来和男性与社会的身体构造之间的关系,以及男子汉的气质和女人的柔弱的影响力,又重新陷入困惑。试图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又一次次陷入到矛盾的悖论中,使我在阅读时时常充满疑惑。如同罗贝尔•马吉奥里所说“最令人奇怪的不是存在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种性别对另一种性别的统治,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而是这种统治被统治者接受、认可,他们只是从这种统治中感受到痛苦、屈辱或贫困”(罗贝尔•马吉奥里《布迪厄与男人》)。男性统治作为一种历史的永恒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其产物,它通过象征暴力将我们臣服,尽管我们挣扎着试图摆脱他的牵制或者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已经跳出它的“包围圈”。

2.关于本书

本书是后现代社会学中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皮埃尔•布迪厄的一部比较“时髦”的著作。之所以说它“时髦”,是因为该选题——男性统治,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同时女性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人们对于该问题的更深入的思考。它无论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从媒体的角度、从大众舆论的角度都是热点。布迪厄试图对这个话题进行新的分析,利用社会学的思维、人类学(人种志)的分析方式加入语义学的方法来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对于这个主题,社会学家很难可以无愧的说自己的研究是客观的,因为这种对于潜在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无意识的研究无论怎样也不能摆脱它对于研究者自身的影响,更何况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存在于男性中心的逻辑之下的,是它的产物,如果我们大言不惭的宣称对于它的研究是价值中立的,那实在是很可笑的。布迪厄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选择了“实验室的实验”的研究方式,即选择了比卡尔社会作为一个实验物进行观察。在他看来这种方法是超验的,可以把客观主题客观化。但是这种方式的真正效果又是很难评估的,它是否如作者所言的能够客观化我们也很难做出评判。

就我而言,看这本书是很痛苦的,选择它本来是自己心中有一个大概的猜测,总之是女性主义、性别社会学的,然而真正阅读起来才发现很难理解。这或许首先是我的理论水平问题。这本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布迪厄曾经研究的成果,他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此来分析该问题,然而因为我之前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著作,对他的了解也只是从教材书上看到,所以对于这本书的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想读懂这本书必须要将他其他书籍全部读懂,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作者的整个理论逻辑思维模式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其次是后现代理论的分析模式为我带来了困难。后现代理论家们崇尚解构,喜欢从微观的、纷繁复杂的甚至有时看来杂乱无章的事物、现象中找出深刻的根源,这就使得他们的理论很纷杂,很难理解。同时语义学的广泛使用也使得像我这样对语义学没有了解外加对作者本身的语言不了解的读者在理解作者的分析思路时出现困难。还有就是翻译的问题。外文书籍翻译过来总归会有些难懂,毕竟中西方文化不同,思维模式也不同,而且如上所说的,大量的语义学的对于语句、词语的分析我们并不能完全明白,只是看到结果而无法得知其分析过程。除此之外,该书用到了很多生物学的分析维度,从我们生理上身体的不同特征来作为切入点论述男女的对立,这似乎借鉴了社会学创立初期的斯宾塞的“生物有机学”的分析传统,而该种传统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不是很主流,我对于这种分析模式并不是很了解。

所以从上面一些因素来看,我没有资格来评价这本书,只是感觉读后现代的作品真的很痛苦,语言的晦涩、逻辑的怪异、方法的奇特都对我的理解带来了阻碍。读书有时候是很痛苦的过程,因为在每个字都看得懂但句子连起来就不明白的情况下很难把它进行下去。同时读书也是反复要进行的,每一遍的阅读都能够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只有“读书+实践+读书”的反复过程才能使我们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或者真正将作者的的独特观点吸收为自己的。我想我还是需要继续“研读”这本著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