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歐洲人也許已經具備了環航全球的技術能力,但是他們的“貿易”并非建立在市場或國內自身充足生產的基礎上。這種“貿易”依賴掠奪和奴役他人,破壞既有的貿易網絡,以極低價買人金屬、毛皮和香料,然后高價售出。尼可雷想從中國購買物品,但他沒有東西出售,他所能提供的只有銀子——中國人眼中值得進行貿易的真實貨幣。他尋找去中國市場的路線,這一事實提醒我們,明朝時期的世界中心是中國而不是歐洲。
2. 16、17世紀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也是一樣。當時的世界正在日益變小,許多人(不光是歐洲人)在世界各地來來去去。財富和機會的引誘使得某些人長途跋涉,但更多的像那位非洲奴隸,是被強迫而不是被機會拖進這種空間移動的。
3.洪武皇帝限制流動的經濟目的是為了增加農業生產量。在這方面,他獲得了成功。生產量的提高造就了進入貿易流通領域的剩余農產品,剩余農產品的經常性流通促成了從剩余品生產向商品生產的過渡。與此同時,洪武以軍事供應和人員調動為目的的交通手段的投資使得各交通子系統得以改進,這使商品流通變得更為容易。
4.“明朝統治下的中國正在失去它的自治,變成一個不是由它締造的世界秩序的依賴者”by S.A.M.Adshead China in World History
5.洪武皇帝完全明白思想能在社會中自由流通的方便之處。他從來都沒有想到過要壟斷出版業,或是由國家控制出版商,或是像宗教改革時期的歐洲國家面對新技術革命時所做的那樣禁止某些特定書籍的出版。與歐洲人不同,這位中國皇帝是通過大量印行他想要人們閱讀的書籍的辦法來控制出版業的。
6.在商業領域,洪武皇帝確實想要控制的東西是物價。
7.洪武統治時期和在此以后的一段時間內,商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本人恢復經濟的措施。一旦農村的穩定社會秩序重新確立之后,那些為自身生存需要而生產的生產者發現如果年景好的話,生產還有剩余,他們很愿意出售這些剩余品,假如商人僅僅是買賣這些剩余品,以有濟無,而不是像那些多疑者通常認為的那樣操縱市場,欺詐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話,他們就會在道德理想的建設中發揮經濟作用。使商人有能力超越上述簡單的角色之外,將自己置身于豐與歉的自然間隙之中,從貧到富的不平衡中獲利的不是他們的機智和貪婪——與儒家的抱怨正相反——而是財產的可讓渡性和交易的自由度。
8.與傳統的看法相反,洪武***其實并非有意壓制商業。這位皇帝確實希望通過限制他們在公共場所顯示財富的辦法壓制商人的社會力量,他在1381年下令禁止商人穿用絲綢就屬于這種舉動。
生活在商業化環境下的人多持此種態度。盡管儒家傳統一向將地方社會中商人的存在作為社會病態的象征,居住在市場經濟發達地區的明朝前期作者大多都輕松自在地面對商人的存在,并未表現出任何憂慮。
9.商業貿易品中明朝***最關心的是糧食。問題不在于是不是從事糧食貿易可以掙錢,而是在于糧食歉收會危及到政權的穩定和安全。
10.由于生產水平低下,不足以維持當地人口的生活,在未被卷入發達商業網絡的地區,那些最貧窮的人背井棄鄉,到外地靠做小本生意為生。既無先例,又無經驗,他們選擇商業完全是絕望情況下的一種迫不得已的行為。僅有極個別人能夠發展到更高水平的商業經營。絕大多數始終都停留在商人階層的最下層,為商業提供便利,但卻不能操縱它。
11.高層文化通過可獲得性物品識認社會地位的特征決定了上層士人別無選擇,只有和市場打交道——并且要警惕市場上可能出現的危險。
12.景泰藍花瓶和杯子“僅適于在閨房里使用,若用在學者的書房里將會大煞風景”。
13.貴重物品的商業生涯因此在構建明朝前期的社會等級階梯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這種方式將最近富裕起來的人們置于舊有的身份家庭的支配之下,因為他們首先得向這些家庭學習文化的規則,繼而爬越那些在他們看來已落伍于士紳標準的舊有身份家庭。
14.江南的一些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在通過參與商業經營活動,增加他們以土地占有為基礎的財富,雖然這是以走私的方式進行的。
15.隨著佃農對傳統的地主強加在他們身上的領主性封建義務的反抗,有明一代租佃關系的人身依附色彩越來越少了。
16.徭役的原則因此漸漸地消失于15世紀的新貨幣經濟的漩渦里。
17.明代中葉君主最終放棄了明初***迫使僧侶以及其他流民返回原籍的希望。
18.因此,盡管不少女性夭折,也有些成年女性逃避注冊登記,但是,導致她們從人口記錄中消失的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戶主不愿意報告女嬰的出生或承認嫁人的女性人口。......自1442年以后,女性在人口記錄中的數目下降既是一種統計產生的假象,也是一個社會事實——女性人口被壓抑,正如她們的人口記錄一樣。女性人口減少的原因中,可能沒有注冊登記多于殺害女嬰,但兩者都證實了一種忽視女性的文化偏見。
19.明代中葉,人們的經濟考慮開始愈來愈受其所能夠尋找到的商業機會所左右。
20.雖然當時并沒有認為商業稅收可以成為國家的一種新的重要稅基的想法,這種稅收在明代中葉時有增加的趨勢。......當明朝中葉朝廷確實增加商業稅時,它是毫無系統地這樣做的,也無可避免地因為采取這些措施而被視為貪婪掠奪。
21.明代***可能并沒有按歐洲中產階級的理想去促進商業,但至少它在相當大程度上,讓商業按照自己的方向發展。
22.只要能生產一些可以在本縣以為流通的東西,邊陲地區如河南省東南部和福建省更偏遠的地區,也可以進入以府治為中心的商業網絡。
23.中國人是文化上的大陸本位主義者。
24.明代中葉的文化,意識到世代保持商業財富的脆弱性。
25.士紳們自己承擔著對于那個年代的衰落的憂慮,而那個時刻他們自己在重新建構和界定精英分子的生活。人們普遍意識到,在他們抗議的背后,是一種認定并控制從社會關系所產生的焦慮的渴望。在這種社會關系中,他們得益最多,同時也可能失去最多。
26.儒家思想并沒有為他們(注:地方士紳)提供任何現成的法則,去把那些正在發生的事情轉化成為一些合情合理的事情。對那些生活于晚明的人來說,挑戰在于去發現新的規則。
27.商業化的過程在大大地改進了交通發達地區的旅游服務業的同時,也加大了業已存在的這些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社會差距——正像數量日益增長的旅游者和當地居民之間的距離一樣。當地居民對他們眼中那些臨時外來者的特權的反抗,也常常表現為其他的形式。
28.明代后期發生的兩件事改變了書信往來的內容和形式。一是名人將他們的書信出版,作為交流新的思想觀點的手段;二是商業性郵政服務的出現。
29.明后期最廣泛的貿易性消費品就要算糧食了。隨著產品生產和消費地區間的不斷分離,越來越多的人需求他們自己不再生產的糧食(和衣料),而這些在以前都是他們自己生產的。
30.明代后期從事商業性糧食生產的地區在內地,離海岸很遠。江南地區從長江中游的兩個內陸省份江西和湖廣以及南直隸西部地區獲得糧食。
31.更概況地說,在明代后期中國部分地區糧食生產的組織是建立在其他地區的糧食需求這一知識基礎之上的。商人在持續的糧食供求價格的差距中獲得了長期的利潤。
32.當為市場從事生產的經營性地主在明代后期確實存在的時候,吳承明將糧食的商業流通看作是一個余糧收集和重新分配的過程,大體上是正確的。但是,他的論點的邏輯更多的是形式上的,缺乏具體的說服力。嚴格來講,大多數投入市場的糧食或許不是作為商品被生產的,但是商人是抱著它可以被出售的目的收購糧食的。更重要的是,這成為糧食欠乏區的一個穩定的貿易糧來源地,這就意味著人們可以依賴市場取得糧食。這樣,糧食市場于是促進其他物品的商品生產成為可能,其中尤其是紡織品。
33.田中正俊對這一論點的論述最為有力和令人信服。他始終強調歐洲包買商制度和中國的以產品換原料的制度間的不同,后者“不能被認為是促進發展的力量”(這里的發展指的是向資本主義制度的過渡性發展),因為它沒有改變生產關系。......明代后期的商業經濟內確實出現了不同于前期的消費性經濟的東西,確切地說,這也不同于明中期的大規模的剩余農副產品的重新分配。但是這與同時期出現于歐洲的生產關系卻有很大的區別。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34:0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