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青年文摘》、《读者》之类的杂志上经常看到毕淑敏的文章,不知道她原来是个医生,而且还当过心理医生。那些文章基本上是告诉你如何在一根头发上看出一个让你受用一生的大道理,挺招人烦的,不过,知道了她的职业,这些说教就似乎就顺耳多了。
从早上睁开眼,就拿起这本小说,一直目不转睛地看到了下午三点,才总算是看完了。由于没吃东西,拿书的手渐渐凉得跟冰块一样;书看完了,没体会到啥精神上的安慰。当然结局是正面的,大团圆,然而总感觉不踏实,像一条秋风四起,空荡荡的街道。作为一本有心理学背景的书,对人物的内涵并没有挖掘到极致,看完之后,感觉少了点什么。
小说本身挺不错,看上之后就松不了手,有瘾,因其结构的设计,和悬念的牵引,逼着人一读到底。听说心理医师们,也都有自己的心理医生,也就是更高段的专家,如果心理医生肚子里堆积的秘密太多了,消化不了,也会产生精神困惑,甚至崩溃。所以他们形成了一个链条,一级一级向上倾诉,那个金字塔顶尖上的人,无人可说的话,就会通过写书、讲课这样的方式巧妙地把故事讲出去。
所以,我怀疑这本书也是作者的一次秘密倾诉,把这些事儿写出去,好让它们不再在自己的脑袋里溜达。令人感到不安的,可能是字里行间隐藏的冷漠,说白了,作者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物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同情,也没有一丁点认同或者喜爱的情绪。这不常见。这种冷漠,使人在读小说时,感到一种隔阂,甚至冰冷。胃里有一点点隐约的不舒服。
作者明显是一个阅历极其丰富的人,随心所欲地把一个个人物描画得栩栩如生。很有意思。情节也是跌宕起伏,让人一会儿跌一次眼镜。“灯下黑”这个词不止一次地出现,都是在主人公感到自己被忽悠了的时候,有冷幽默的效果,不知是哪里的方言,很有趣。在这样的时刻,就仿佛看到作者的脸透过文字组成的重重帘幕,露出了朦胧的微笑。不过小说中描述的那些案例,在一个对心理分析有兴趣的人看来,就算不得出奇了。分析手法也是老套的追溯童年。难道说只要把童年像庄稼地一样翻个遍,一个人就能解释自己的所有问题吗。
心理医生与来访者谈话的房间被描写成这个样子:心理室到处栖身着故事,一半黏在沙发腿上,四分之一贴在天花板上,那些最诡异的故事,藏在窗帘的皱褶里。一但你在傍晚抖开窗帘,它们就逃逸出来,一只翅膀耷拉着,斜斜地在空气中飞翔。还有一些最凄惨的故事,掩埋在心理室的地下,如同被藏匿的尸身,在半夜荡起磷火。
恐怖吧?
最喜欢小说章节开头的小标题们,每一句都像是从一首诗中拽出来的,非常非常的有韵味。比如:“中国女人在充满檀香味道的房间里哭泣”、“短信乌鸦般降落在显示屏上”“诅咒是对地位的变相尊崇”、“第四个来访者,要求清场”。可惜小说虽然生动非比寻常,语言并不像标题这般精致。我偏爱像诗般的小说,当然也不是指很抒情的或者很华丽的,是那种语言很有“筋道”,怎么扯都不断,并以一种个人化的语感从一而终。这种特别的语感,就好比音乐的节奏,可以在舌尖把玩,在指肚摩挲,在空气中蜿蜒。从前有一个不知名的小诗人,写了一本不知名的小说,我在一个小书店的崎角旮旯淘来,看了三遍,后来丢失。如今连名字也忘了。可是他的节奏感太好了。以至于一本书看完,自己在心里说悄悄话都不由地带上了这种节奏。
回到这本书。印象中,五十年代生人的作家,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浸染着一股子农村味儿,好像鸡窝,生动而浓郁。想起早年看《十月》,一本厚厚的杂志翻到头,几乎全是农村故事。俊眉俏眼的寡妇,血气方刚的汉子,黑鼓隆咚的晚上。还有被扯烂的红肚兜,吧嗒吧嗒的早烟袋,夜晚湿漉漉的麦垛,小青年就躲在那儿谈恋爱、看星星。那里边的城市故事,也透着乡巴佬进城的感觉,对城里人精致生活的描绘,津津乐道的,像个旁观者。可能是上山下乡闹的。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瞎联想。
毕淑敏也是五十年代人,在西藏山区当过兵。可能这个原因,她对小资生活的描写,有点“在别处”的意思。再看看眼下七零后八零后写的东西,完全不是那个感觉。在这方面两代人的差异太明显了。现在小作家们写的东西,从骨子里散发出一股城市的味儿,还有名牌皮包的味儿。
不唠叨了,总之,这是一本极精彩的小说,但不能说是一流的。想猎奇就看,想被感动就不用了。从此书中我学到了一条:做人要狠。还有就是:任何道貌岸然的权威都是纸老虎。
大言不惭地说了这些,有些心虚。好像没有随便评论的权力似的。但是,心理学认为,有啥想法就要讲出来,憋着是要生病的。所以就说了。并且要大声地顺带喊一句:人民拥有八卦的权力!!!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33:1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