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摘自梁文道在《常识》序
梁文道在内地出版的第一书《常识》,大多为其在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过的一些时事评论,搜集整理而出版,分为三大部分,上篇为“理解当代中国的七十张名片。”下篇为“窥视世界的局部角度”,还有“世界到底有多平”。在我看来,新闻评论从来不比新闻报道来得容易,曾经拜访过湛江师范学院新闻系宋立民教授,也从中明白到新闻评论者需要的不仅是犀利的词锋,不是随便的大放厥词和沾沾自喜,还有太多太多的要求和条件,不敢随便下笔写一篇评论,也因如此。
梁文道在自序中所说,江山不幸诗家幸。或者是,古代的李商隐杜甫李清照也大体如此,但是江山不幸造成诗家的幸运,而所为之出现的名作不是也为江山和未来提供参照作用,這又何尝不是江山的幸运。
梁文道还说,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不朽,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改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异议,拿是种悲哀。除非他拿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
零零碎碎的,从序开始就已经让我印象深刻,读书报告又从来比读后感难写,比较习惯散乱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不过既然是读书报告,如何地有序地码出自己3000字的想法,大抵也不过只能用貌似最有条理其实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分段。
下个学期才开新闻评论,当然我一直都对评论跃跃欲试,读《常识》,用例子作启蒙入门课,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学习方法,从中读到的,经过我的分析新闻评论不外乎四度,角度,尺度,态度以及温度。
角度
写新闻评论的第一个问题,大概就是写什么新闻,每天在发生的新闻大大小小千千万万,就算是一件新闻也有很多不同角度,如何选取适合的事件和角度,大概是写评论的一大学问。
梁文道在选择角度方面是出色的,单***门事件的评论来看,当时我也有关注这件事,也试图去写一篇评论,当时我的角度是关于反对人们传播他人私隐以此为乐的,但是這可是一个很普通的角度,梁文道所说的是更深入的互联网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灰色地带,如他“第三空间___“***”照亮了公私之间的空白”中所说,“一个博客能够毫无愧色地把自己喜爱的一首歌放在网上播出,是因为他觉得博客是他自己的私人空间,和自己家没多大分别。其他人要是喜欢这首歌,可以下载回去不断转发,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块公众空间,里头的声音就和鸟鸣一样自然并且免费。”這大概就是***事件众人所持有的错误态度的最精辟的解释。
***门事件所代表的是热事,而另外,有时候新闻评论也会提供一些并不是很多人知道但却对社会有大大反思作用的新闻事件。比如“问责——飞机失事,部长下台”这一篇 ,所说的是巴西总统炒掉了他的国防部长皮尔斯,原因是有一架,民航客机撞向圣保罗机场的一幢建筑,死了200多人。
或者有人会觉得这件事与我们无关,是因为我们国家并没有实施这样的问责制度,但是梁文道以此事件与陕西黑砖窑事件查处情况比较,比较国清下,他认为县级官员为其负责已经足够,山西省长于幼军公开道歉是超额完成本分,写之前巴西事件的用心立见。把眼光放得更远,用有不局限的思维思考,大概才能得到应得的出路。
态度
选择好的角度,然后表达自己的意见,新闻评论者的态度十分重要,好的新闻评论,在我看来,应该是建立在理据充分之上的主观,而不是愤世嫉俗,也不是只为语出惊人。
在日本问题上,多年以来一直纷纷扰扰,反日说,自强说,数家之言总是充斥网络以及其他媒体,似乎所有评论家都触碰过,或者是不得不出碰到这个话题,梁文道也不例外,本书收录两篇关于日本的评论,分别为“日本(一)——搞清楚你反对的对象”“日本(二)——不是反日本,而是反罪恶”,两篇读起都让人觉得有深刻而客观的见解,去愤青的浮躁,多一份思考的冷静,梁文道说他看见过多少标榜理性的网站最后演变成为要把所有愤青掉到池子里。把握好态度,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何况是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空气里。
说回这个关于日本的例子,许多人都一味地说日本人不知悔改,但却不能把日本所做之事与当今的政局联系起来理性分析。欣赏梁文道先生提出日本左翼学者对日本战争责任问题与***右倾化背后的理路,其中尤其首相小泉纯一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它的一个小秘密是为了预防有自卫队员死在阿富汗与伊拉克,日本国民一定会质疑他们的子弟为什么要去为美国人人的战争送死,可是只要根据传统,把死去自卫队员的灵位供奉在靖国神社,有天皇的威权笼罩,他们就成为了为国捐躯的英魂了。所以小泉纯一郎一拜再拜,再度功夫靖国神社与天皇国家的关系,而且有助推动修宪。
這些事情不是一句“日本人玩野”就可以断然说清的。
而第二篇中梁文道先生以德国纳粹的平凡之恶与极端之恶的叙述则让读者更深入地去思考对待日本的态度,邪恶如纳粹,也不过是个在地上行走的记起,是个人类零件组成的组织和机构,而人之所以会符合它甚至加入它,只是因为受到诱惑,只是不想和其他人不同,只是想做个乖乖听话的好人,在独裁专制的政权底下,个人的道德责任问题弄清楚之后,再思考对日态度,或者我们会更平和,更客观,也更从容。
另外,我很欣赏“爱国怎么毁了传媒”在中国,总有揭自家疮疤的记者被人打上不爱国的标签,美国媒体也有这个问题奉爱国之名,主流传媒自动靠拢做喉舌,以梁的态度,是牺牲异议和真相,结果代价当然是美国付出美伊战争士兵的生命,金钱以及国家名誉。
如何才是真正爱国的传媒,当时为真实而报道的传媒。
“负面报道”一文中梁文道提及阿米拉,他是以色列国民,但世界上没有几个比她对以色列更不客气了,这种人才能使记者的光环没有磨损,是真正的无国界记者,我欣赏阿米拉,同样欣赏欣赏阿米拉的梁文道。
温度
时事评论本来就是有个人风格的作品,梁文道先生所作的文章给我的感觉是熏熏诱导,有理有据,步步深入,读之第一遍或者不是那种畅快淋漓,但是却值得一再推敲细味。
从公众的角度出发,才能让时事评论拥有这一种本该有的近人情的温度。我很庆幸能从文字中认识到他,他会为老师的地位低下表示不满,也会在大家都谴责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大闹毕业典礼的时候说为充满抗议精神的母校而骄傲。同时为要老妈送上学的一代大学生现象作出一针见血的点评,“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不是有南大禁止新生带电脑返校避免其沉迷网络游戏,也不会有越来越多要老妈送上学的学生。
尺度
梁文道在自序中已经说到“作为一个香港评论人的最大原罪并不是什么洋奴心态,而是相对优渥的空就按,比起许多同行同道,我的环境比较宽松,我的信息来源比较多元,我冒的险比较笑,我怕的事也比较少,这是我最大最大的愧疚,也是推动我写這些东西的最大力量。不管他们是什么立场,更不管他们是什么派别,这本书献给中国所有的时评作者,能与你门共赴国运是我的命运。”
这一段切实地感动了我,也在感动当中让我觉得很无助,对评论这事儿。
中国是一个有特殊空气和环境的地方,言论自由度的问题多次被诟病,虽然不达至以前文字狱,也不见得足够宽松,君不见每天晚上的港台制作新闻节目多半***入公益广告以阻碍收看,君不见小小网站如豆瓣也会被强行解散那些所谓的散播有害言论的讨论小组。作为内地时评人的悲哀,是很让人心碎的。
我可以肯定《常识》在出版过程中被人删删减减的次数据绝对不少,所以其实,阅读时候绝对会隐隐觉得有保留,但是,这貌似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这个问题,即使是读完了《常识》,我也未能明白如何是好,大抵這已经超出了常识之范围,难以阐明,希望本学期的评论课程可以传道解惑。
最后
“对着小孩,我知道不能老是责骂,还要适度地表扬;可是我们怎能把世界上的一切权贵和官员都当成小孩呢?他们不会脆弱到稀罕掌声的地步吧”
我用书中这一句话作结,我会记住,也希望我有天能用上。记得我在读新闻系的时候,读过这本书。
Ps:这是作业。哈、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32:1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