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政治学说史(上卷)《你拥有这样两种特殊的能力》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29:40
  • 86

《政治学说史》第二章论述雅典人的城邦的政治理想,深具理想的雅典人对于他们的民主制,极度珍惜,亦极度自豪,这些都体现在伯里克利《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词》里,萨拜因称之为“一篇无比精彩的的文字”,并将其推到顶峰,“在有关历史的文学作品中,极可能还没有一篇文章能够如此卓越地阐释了一种政治理想”。

很自然地,萨拜因引用了《演说词》中的一些段落,其中有一段谈到人所具备的两种能力,精辟得让人汗毛竖起:

“在我们看来,行动的巨大障碍并不是辩论,而是这样一种知识的缺失,即从那些为行动做准备而进行的辩论中所能获致的那种知识。因为我们拥有这样两种特殊的能力:一是在行动之前进行思考的能力,二是采取行动的能力;而其他的人虽说有着一种无知的鲁莽,但却不愿进行思考和反思。”

伯里克利这段话,有三点说得很明确:

一.思考与行动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往往思考在先,行动在后。《论语》也谈过思与行的问题,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了,说其实只要想两次就可以了(“再,斯可矣”);无论如何,孔子也认为先于行动的思考是必要的。

二.仅有“行动的能力”,显然还不够,那会让行动者陷入一种无知的鲁莽,结果造成行动中的巨大障碍。

三.“思考的能力”能帮助获得知识,它有赖于一种必要的形式——辩论。只有通过那些为行动做准备而进行的辩论,才能获得那种珍贵的知识。

为何辩论如此重要?这基于柏拉图最为赞同的希腊人的朴素信念——***最终依凭的是“说服”而不是“强力”,因为***所建立的各种制度也是为了发挥说服作用而不是为了发挥强力作用。同样的,公民的自由,也取决于他在与他人自由而不受限制的交往中,具有一种能够说服他们并接受他人说服的理性。如何说服?彼此辩论而已。

青草池塘处处蛙,民主有一个明显的表象——辩声喧哗。民主国家的电视,随处可见辩论的直播;民主国家的课堂,辩论是最常采用的形式。此地恰恰相反,电视上播的是潜移默化吾王万岁奴婢罪该万死的宫廷戏;学校里是处处管制,高悬“静敬竞净”标语的无声的课堂,那些所谓的老师,终其一生的功能,只不过是实现了成为一个班级“消音器”的理想。几年前,我与几个朋友去新昌中学,敞开在阳光里的中学,在礼拜日的上午,阒静无声,我扯开嗓子高歌几句,却被朋友轻轻制止,顺着他的手指一看,突然看见每个教室里,竟全部坐满了人!一模一样的姿势,青年们低着头如赎罪一般地在看书,没有一点点声音!瞬间,这个充满轻盈呼吸的校园,变成了一座黑压压的活死人墓。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六日鲁迅在香港青年会演讲,题目是《无声的中国》,“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要用人们听得懂的话(所以鲁迅反对文言),在人们看得见的地方(电视最好的直播网络),谈论人们应当关心的事务——这就是“辩论”的意义。

对于那些冷漠、犬儒、自我放逐、逃避自由、连一声都不吭……的人,伯里克利批评得很严厉:“惟有我们才把那些不关注公共事务的人并不视作一个无害的人,而视作是一个无用的人。”

伯里克利《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词》,通常译为《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讲词》,可惜的是,虽然大致意思似乎差不多,但通行的译本失去了许多精妙,比如这最可宝贵的两种能力,就没有区分;关于“辩论”则压根儿就没提:

“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事情就是没有经过恰当的讨论,就贸然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民不同的地方。我们敢于冒险,同时又能够在进行这一冒险之前深思熟虑。他人的勇敢,是由于无知;当他们停下来思考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疑惧了。”

若是邓正来先生能主笔重译《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词》,那该多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