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在《威廉•迈斯特》提到过一个匣子的故事:被深爱着的女子,其实是暂时获得了常人身量的迷你小人,那个包容整个微型王国的匣子,被男子随身携带,她就是其中的公主。在歌德的故事里,世界被微缩成匣,多么理想的形式啊,你可以轻易地拥有它!
书籍也是如此。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的微缩,读者在其中生活。文字仿佛雪花,读者成了孩子,合上书本起身时,“他被阅读的大雪覆盖得异常苍白”(本雅明语)。书是如此整齐而轻巧,便于携带和累积,人们喜欢收藏它,因为这就是收藏世界。
十五世纪的印刷术让知识普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企鹅平装本让书籍普及,就在同一时期,王云五先生主编的《万有文库》被美国《纽约时报》称赞为“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
49年后,也有不少出版社出过优秀作品的普及本,如上海译文的世界文学名著系列,岳麓书社的古典名著系列,辽宁教育的“新世纪万有文库”等等。然而真正如企鹅丛书那样影响遍及民众的,也许只有两套:一套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丛书”,当年的大学生,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以读“走向未来丛书”为荣;另一套是上海文化出版社的“五角丛书”,小小的32开本,每册定价五角,让人至今难忘。
一套平装书(paperback)的普及,价格低廉只是其中一翼,另一翼则是其经典性。外国文学当是名家名译,古典著作则要最佳底本,理论读本要有原创内容。
现在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六角丛书”,听名字,想当然地以为是微型开本,六角一册;拿到书才发现是通行的大32开,手感挺好,原来这六角计的是每印张的价格。我选了三本“王子”: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林秀清译)和王尔德《快乐王子》(汤定九译),都是五元;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张友松译),七元——若是以这些数字乘以三,放在书店里也一点不过分——看价钱,的确是不错的普及本。
“六角丛书”目前已出十三辑,每辑十册,以外国文学为主,规模很大,可惜的是,微缩之时,也动了去骨之术,如售价八元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三元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十五元的《战争与和平》等等,煌煌巨著都成了不厚的一册,是因为内容有删减,并非全译本,所以一定得仔细比较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买。
丛书总序是易中天作的,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29:2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