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寻觅中华《寻觅中华,却不能迷失自我》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28:56
  • 69

两天的时间,匆匆读完了余秋雨老师的新书《寻觅中华》。虽然只是走马灯般的阅读,但依然觉察到,他的文章不似当年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甚至是近几年炒冷饭而推出的《千年庭院》那样感动我了。

余先生近几年来忙于官场和社会俗务的应付,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新文章问世来浇灌我们生活中贫瘠的文化荒野了。听说他近几年也如当年进行文化苦旅的过程中固定给《收获》杂志投稿一样,也在坚持给《收获》杂志写新文章。大概是从07年开始的吧。余先生定名为“苦旅余稿”,其意自明。陆续写了两年,所写作品结集成手中这本《寻觅中华》。虽然新文章的结集让我激动,但是看完后感叹还不及抄冷饭而出版的《中国之旅》和《心中之旅》。忽然发现这不难理解,炒冷饭用的毕竟还是余先生当年的经典食材,而新菜品却因烹饪者思想的转变而品味大变,犹如曹孟德眼中的鸡肋。

“寻觅中华”,是全书的目的。宏观的定位下是余先生为我们选取的一个个特定历史阶段,仿佛一段旅程,我们跟随着他的脚步从神话时代一直走到元代。途中会在一个个小站停留,这些小站才是我们旅途的目的。小站是我们大历史中的小时代,这些小时代被余先生微观的笔触刻画得与众不同。时间轴贯穿全书,帮助余先生定位了写作的基调,也让读者明晰了余先生行文的意图。选取中国历史中某一朝代的文化个案进行细致入微的思考而写就的单篇文章,一如既往地充满余先生独到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解读,也铺陈着余先生令人赏心悦目的哲言隽语。书中总有些句子或段落值得单独抽离出来恭敬地抄在笔记本上细细揣摩。但如今全书读下来却发现,抄写下来的句子仅仅占据了不到一页纸的空间。发觉余先生开始喜欢揣摩历史人物的心理,仿佛化身为笔下的人物,正在亲身经历着历史。似乎是出于对自己历史知识还有对历史人物的理解能力的自信,认为自己是有能力去亲身参与历史的。人再学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似乎总会开始自信膨胀,希望亲身参与历史,用自己的话语解读历史,争夺在历史领域的话语权。在咨询发达的时代,自由化的言论推广使得这些人身边也能集合大量追随者,现代人的快餐式生活方式,也将对历史的理解和阅读误导向快餐式的思考和写作。我一直认为人需要对历史充满畏惧,在大历史面前摆正自己的态度之后,才有资格去解读历史。而这种解读必须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在客观公正的指导下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见地。我是相信余先生的学术品质。但是自信的膨胀并不是好事,不然,他的文章与安XX那种意淫读物有何区别,岂不是自贬身价。

余先生如今成为话题人物,已不像十多年前那样了无牵挂、自信洒脱地踏上祖国的土地,用勤思的头脑和坚定的脚步丈量祖国的土地,定义深藏于祖国山河间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不论是否向外界传言的那样,他的“文化苦旅”是被《收获》杂志“逼”出来的。但如果没有《收获》给他提供的平台,他或许也不会发觉自己七十年代在奉化半屏山上的蒋家藏书楼中对中华古籍的勤奋苦读,八十年代闭关于小楼陋室中对中外哲学著作的系统研究最终能够帮助他解读中国文化。他的文化学识的积累仿佛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宏观的坐标系,他能轻易准确地在这个坐标系中定位他所要解读的文化现象,给出迥异于学院派分风格的解读报告。那个时候。他在世界各地行走,苦旅的脚步把他带往饱经沧桑的废墟、充满典故的名山大川、名满青史的庭院深宅。只有和这些对象面对面,才能进行潜意识上的交流。只有满怀虔诚之心,这些对象才会拨开迷雾,让你去触碰他们的文化灵魂。这个时候,我们的情感是有寄托的,我们的解读是无误的。离开了这些实体化的对象,纵使知识渊博如余先生,也无法获得上天的馈赠,让他有机会用目光直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并用他细腻的文字帮助我们从新的方向去理解这一文化内核。没有“苦旅”的过程,就没有余先生传世的篇篇经典。

但遗憾的是,余先生成名后,虽然不缺行走天下的体验,但这时候的行走已经无苦可言。繁忙的日程安排,也使得余先生失去了独自静思的环境。深邃思想和隽永话语的形成需要独立勤奋的思考、内涵丰富的对象,还有磨砺意志的苦难。三者缺一,思考的结果都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纵然能倾倒一世的信众,却无法折服后世的学人。而余先生却开始渐渐丢失这些重要的因子,先是苦难,接着是对象。《寻觅中华》中有着这种危险的势头。余先生带给我的是文化的启蒙,我不希望看到他最终丢掉他令我们钦佩的思考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