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朗读者《人性的美来自道德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27:48
  • 62

根据德国小说《朗读者》拍的电影使得女主角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但我觉得没有另一部德语片《教室别恋》里的那个女演员演的好。一直想读《朗读者》,可惜总找不出读的时间来,只好先看电影了。

这是一场“不伦之爱”,15岁的中学生在一个雨天遇见一个大自己21岁的有轨电车售票员,一个漂亮美丽的女人,他身体不舒服生病,她顺便帮助了他,三个月后等他基本康复后带着一束花去她居所表达他的感谢。在他要离开之时,无意窥视到女主人换丝袜时不经意风情的自然流露点燃起了他青春期的性好奇,不伦之恋接着发生。这场恋情只有持续了一个夏天便结束了。

小说通过一场“不能之爱”,里面藏着战后德国第二代对战争的反思。在法学院读书的白格是难得愿意参加特别讨论的几个学生之一,这个课程讨论的恰恰是“德国罪行之所问”,涉及到对二战德国所犯罪行的思考,教授的观点是明确的:人们总认为社会是靠道德运作的,事实不是这样的,社会是靠法律维持秩序的。从这点来说,在普选制度下民主制度隐藏着一个危险,即任何依靠法律治理社会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剔除人的道德性的可能性或者偏见通过法律被合法化实施的可能。法律的核心争议就在于其“合法性”,“合法性”却与“良法“或”恶法“无逻辑的必然关系。

在白格与同学以及自己的老师去参加对纳粹战犯审判的旁听时,外面示威的人群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让一个国家的罪行让个别人来承担是否有合法性,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庭审的过程里,发现主犯竟然是自己爱过的女人,一个让自己阅读属于文盲的女人,他一点也没有想到她当年的不辞而别竟然是在审判她的法庭上遇到的,内心矛盾。她们之间的不伦之恋导致了白格以后婚姻生活中的障碍。

汉娜完全可以通过执行职责摆脱对自己谋杀罪的指控,与其他被告人在被告席上织毛衣等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比较起来,汉娜则显示出点愧疚感,虽然她通过职责对自己辩护,并三百人里唯一幸存人也间接的为她的善良作了出乎预料的辩护,在最关键的时候,她放弃笔迹鉴定了,承担了其他人的罪责,因为此时她基本还不能独立阅读更不会书写。

她向往有文化人的风度,并不仅仅有文化可以改善她的职位,还意味着一种从本能向人性诗意的觉醒。从第一次他们约定他为她阅读一段名著换取他青春骚动的释放,到坐牢坚持给他送阅读的录音带,不识字的汉娜在一次次朗读心灵中变得澄澈,超越了人的动物性,日渐具备道德性,获得对人性美的自觉享受。朗读让她唤起的道德性超越了生死,喧嚣、迷乱的世界因为朗读过程里与伟大心灵的对话获得的了宁静,直到最后获得自由后有勇气选择放弃生命求的永久宁静以谢罪。

从汉娜自身获得道德性的过程,从开始让小情人给自己阅读,因之受益谋到一个更好职位到在法庭上为自己所谓罪行辩护到放弃承担集体罪责,获得自由前以死谢罪求的良心的安宁。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好的国民,民主制度很容易让法律变为恶法,因为普通百姓没有能力判断法律的良与恶,他们只关心饭桌上能有多少肉可吃,但如果教育跟上,那则意味着良法才有群众基础。

也许一个文盲通过与伟大心灵的对话可以唤起人性的道德感,从而获得诗意;如果文化人因拥有的文化反而形成了原来没有的偏见,那么文化是否也意味着在道德性上助纣为虐。

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罪又是什么?作者给与我们太丰富的思考了。这一切在我看来则取决于两点:一是政制形式,一教育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