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曾兄给我推荐一本书读。曾兄说,杨绛的《洗澡》。我问为什么是《洗澡》,曾兄说,因为里面有爱。拿来,读之,果然。和《围城》相比,虽然也是写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但《洗澡》的文字显然更慷慨,也更温暖些。
这些形形***的知识分子,从旧社会来,还不知新社会的水深水浅,才开始一点一滴地适应。但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显然不能像翻日历一样,说换就换,更不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轻易地改变。就这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存之道、人生追求,让各人在一个杂耍般的年代里开始了不同的人生经历。
杨先生说这本书没有主角,只是借政治运动为背景,为一个群体的人画了像。但一般人都喜欢把许彦成和姚宓看成故事的主人公。我也是。最后,当这两人终于还是没有走在一起,而是在姚家大门口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分道扬镳之时,我真为二人感到惋惜。也许一个大团圆的结果更接近我们内心潜意识的需求。但果真那样了,《洗澡》就真的用水泡了一遍一样,没有一点余味了。许、姚二人的感情,在当时看来,是常理之外的爱情,是与那个时代的大环境格格不入的,是默默的,隐忍的,是各自明白对方又不轻易触碰的,是事事处处都为对方考虑又不点破那层窗户纸的。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地进行着博弈,在猜测、欣喜、怀疑、紧张中一点一点让自己的心动了。像什么都发生过了,又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其实,爱情不就是某一瞬间的怦然心动吗?
许彦成的妻子杜丽琳 ,我有点同情这个人。这个在众人眼中的美人,却始终在自己丈夫那里找不到自尊。她作为一个女性,她能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心中所爱,也算是敢爱敢恨。只可惜所爱非人,与许彦成的结合完全是一段牵强附合的爱情。许在完全没有进入状态的情况下,或者说还没弄清连爱情是怎么一回事之前,就糊涂的结婚,糊涂的多了一个女儿。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妻女,他并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尽责。在长时期的压抑当中,只能一天一天囫囵地过。直到遇到姚宓之后,他才在人格上成长为一个完完全全的人。而此之前,他只是一个感情上的残疾人。
姚宓,杨先生让她成为了一个勇敢的女孩子。尽管家庭的变故让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一步步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踏实的生活。她对生活的热情,对恋人的真诚,以及对那些丑恶嘴脸的不卑不亢,都很容易赢得人的好感。一身灰色的制服掩盖不了她的美丽,她的美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东西。正是这种东西,吸引了许彦成。而同时,姚宓又是相当克制的。尽管她也喜欢着许彦成,但也从来没有想着破坏许彦成现有的生活。对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所爱之人,甚至是杜丽琳,她都是以一种非常自然而又恰当的方式去面对。在很多方面,她让人心疼,都同时,也正是在她身上,那些久处黑暗中的人才有可能看到一点光明。姚宓就是那种象征着光明的物体。
《洗澡》中还写到一些人,正是这些人前前后后的反应串起了这个故事。但我并不是很关心他们。在任何一个时代,你随意拎出一个,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对应人物。这一点,也不得不佩服杨先生的功力,看似不经意地白描,但却原原本本地还原了一些人的本来面目,让我们读到那里再稍微一联想,哦,那个谁谁谁确实就是如此的。
也只有真正经历过那些大大小小的运动,与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朝夕相处过,也才有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恰到好处的讽刺与挖苦。
《洗澡》中的众人,没有特别完美的。无论从人生际遇或者性格,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圆满。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大人物,而是一些和我们一样活生生的,有着多情大小欲望的人。一场运动来临,众人在“洗澡”中的猛烈地剖析自己,为了“过关”,人格、尊严这些崇高的字眼儿完全被生存,一切都为生存让路。看得人后背发凉。“洗澡”应该还算是比较客气的,至少水温不至于太烫,尚可忍受。再往后,往后的往后,就不是洗澡还是抽筋剥皮了。
许彦成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终其最后,他还是没敢越雷池一步,而姚宓倒显得更加洒脱,甚至愿意做许彦成的情人。二人最终是“君子之交”,但许彦成的内心其实还是挺痛苦的。终不过“从来不见也好,也省得情丝缠绕”。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27:0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