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Lightness and Weight》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26:43
  • 46

Jaes muss sein(对,非此不可)

Can't forget the days when I was reading this novel. It felt I was living inside the book with those engrossing characters all the time. I had to set it down a few times to catch my breath; some passages literally took my breath away.

Kundera has a way with words his thoughts and philosophies beautifully expressed and touching on an array of experiences. He utilizes language so amazingly well conveys ideas so precisely. I have never walked away from a book with such overwhelming satisfaction. Because I am not Milan Kundera I have no words that can fully encompass how gratifying it was to read every page.

The story follows two couples tomas and tereza and sabina and franz. these people are used to embody certain ideal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i interpreted their actions more as metaphor rather than just an act in itself. Each of the four main characters had some sort of struggle they were attempting to overcome (which i loved reading about. there is nothing more enlightening and empowering than to watch someone overcome what discontents them). In the end the characters (three of them) die as they have lived - one a meaningless political death the other two in a car crash together. What have they left? Nothing. An inscription on a headstone. But their lives though displaying much light are very sound as well and the enlightened reader would do well to digest what Kundera is outlining in this novel and see how it applies to his or her own life.

This is one of those books you could (and should) spend hours thinking about.

下面的是我摘来的评论,很喜欢:

1 Kundera's purpose is to highlight the souffle whimsicality of human existence by highlighting two modes of viewing the world: lightness and weight. Lightness as exemplified by Parmenides is a mode of viewing human life as a series of burrs on the wind. You might as well enjoy yourself while you are alive as you will disappear at the end with barely a smear left on the gusset of existence. On the other hand Nietzsche wheels in the great steamroller of Weight with his doctrine of eternal return. Every moment in human existence is suffused with immortality as it is etched in history forever doomed to repeat itself ad finitum (this is similar to the view espoused by Wittgenstein at the end of his Tractatus of human life being like the extremes of your visual field: it is immense and all conquering and the very last second of your life is as huge as any other). On this view you had better be aware of the jackboot of your decisions because you're writing them deep into the essence of the Universe and you only get one shot.

2 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要重视其中阐述议论的章节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502104457-1215309220

在米兰昆德拉的作品里,是有很强的故事性的,我们常常被他精心设计的故事所吸引,与他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然而,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他作品中阐述议论的章节,这些章节有时候令我们莫名其妙,甚至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因而,大家在读到这些章节的时候多是跳读,或者干脆翻过去不读,找继续叙述故事的章节读。但正是这些阐述议论的章节,是作者思想观点的集中表现,是作品的要旨之所在,而他叙述的故事只不过是他思想观点的例子而已。领会不了作者阐述议论的思想旨意,仅靠了解的故事情节,是很难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第一部分的“轻与重”,作者在1、2节中,先阐述了“永恒轮回”和“轻与重”的思考。

作者从尼采的“永恒轮回”说起,“永恒轮回”的说法从反面证明了生命的了无分量。作者又假设了战争和历史事件如果永恒轮回下去,那么,战争和历史事件中的生命和人物也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还会轮回出现呀)。作者又联系到了希特勒,时过境迁,自己竟能与希特勒和解。这,又有什么深意呢?

作者所阐述的“永恒轮回”是不是暗指当时捷克的社会制度也不过是昙花一观?这种转瞬即逝的社会现象,并不因为这种制度的短暂就减轻了它的罪状。与希特勒的和解,是否意味着作者把当时捷克的社会制度与希特勒的独裁和残暴相提并论了?

这样理解第1节与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流露是一致的,那么,第1节就是这部作品的“纲”了?

作者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表达就在于对祖国和人民关于社会制度“轻”与“重”选择的思考了。

第2节,作者单刀直入提出了关于轻与重选择的思考。作者在这一节中提出了疑问,何为轻?何为重?二者既是相对的,又是最神秘模糊的。我们该如何判断轻与重呢?

接下来的第3节,作者就引入了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故事,当然,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故事是在一定的历史政治背景下的故事。作者用特定的历史政治环境中的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故事来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我们对轻与重的选择,是要承担当初选择的后果的;一个生命是这样,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政治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选择,这关系到我们日后承担的轻与重。

生命是不能承受选择之轻的。

3 在米兰昆德拉的书中看到了尼采永恒轮回的想法。就是“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一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

永恒轮回也许是最沉重的负担,但若相反,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而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

4 http://y.yeeyoo.com/xxxstone/diary/794886/

呼唤众生体验轮回的的这份重担,的确是米兰昆德拉从尼采那里继承和分担过来的。抛开生命的尊严,人生的长河如流沙,转瞬即失,不可重复,永不再来,毫无意义,这大概就是现代都市沥青文化的立足点吧。但人之所以为人,其尊严就在于超越日常生活情态,使无意义的世界变成有意义的生命历程,在生命的沙漠上建设绿洲和尊严的大厦。

米兰·昆德拉其实是在说,生命之轻,不能承受,亦不可承受;能承受的,是那一份生命之重。这份生命之重的重量有多重呢?希特勒之死,相对其青少年时期的生时代所担当起的生命之重来说,也可以说是轻如鸿毛的。生命之重的分量是一种觉悟和担当,尼采认为,有永恒轮回那么种重:痛苦也罢,劫难也罢,都回来吧!只要你做为人担当得起,失去的快乐和光荣也会再来。如果生命中不存在轮回,就不会有理想主义存在的根据,就不能培育英雄主义,甚至不能泰然任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敞开心扉去体验那份弥足珍贵的轮回之神秘。

5 http://tw.netsh.com/eden/blog/ctl_eden_blog.php?ctlObj=blog_log&iLogID=265809

存在:我们选择轻还是重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彭升超

这是我至今读到的我所认同的最好的小说。当我读完它时,我最强烈的愿望是:如果我写小说,我就要写一本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样的小说。我敢说有这种感慨的不仅是只我一个,于大多数人都心有戚戚焉。在这之后,我又读到周国平在一篇关于这本小说的题为《沉重的轻:虚无与偶然》的文章里也有这样的想法,他说:“读移居法国的捷克作家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但获得享受,而且觉得技痒,愈发地做起写小说的梦了。”我是在三年前读这本小说的,读完后一直想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也一直觉得领悟太浅,不敢冒然下笔。现在终于鼓足了勇气,冒然下笔了。就算是见笑方家和多有得罪昆德拉大师了。不过,我相信,大师是不会介意的。

一切就从下面这段文字开始吧: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这段话突出地写在昆德拉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封底上。由于昆德拉的小说系列都是被出版商压膜塑封了的,这是我们在读这本小说之前最初看到的文字也是这本小说对我们的最初的诱惑。买书时我震惊于上面的文字,或者说是上面的文字给了我一个关于生命存在而不得不思考、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这就是“存在:我们到底选择轻还是重?”

应该说,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显然,重应是生命的选择。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这只是一个选择题应该选择的答案,不是必须的。关键是当我们面对生命中那么多的偶然时,我们是否依然选择重。要不然托马斯就不会在特蕾莎和萨比娜之间那么忧郁那么痛苦地徘徊着了。

在这里,我将从学者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一文里转述一个希腊智者普罗狄科曾讲的一个故事“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

大约三千年前,赫拉克勒斯坐在自己人生僻静处的树下读荷马的《奥德修斯》,见到两个女人朝自己走来,卡吉娅和阿蕾特。

卡吉娅“肌体丰盈而柔软,脸上涂涂抹抹”,“穿着最足以使青春光彩焕发的袍子”,走路时女性的体态特征显得格外突出。用现代话来说,卡吉娅生得颇富性感,一副懂得享用生命的样子。

阿蕾特生得质朴,恬美,气质剔透,“身上装饰纯净,眼神谦和,仪态端庄,身穿白袍”。她自称与神明有特殊关系,是神明的伴侣,因为她浑身是偶然。

两个女人都盼顾着独坐在人生僻静处的赫拉克勒斯,想赢得这个男人。

卡吉娅紧走几步,抢先走近赫拉克勒斯,伸出丰润的手臂搂着他的肩说:

阿赫呀,我看你好踌躇,不知选哪条道路走向生活才好。要是你跟我好,我会领你走在最快乐、最舒适的人生路上,你将偿到各式各样欢乐的滋味,一辈子不会遇到丁点辛苦。比如,夏天我会为你找冰雪来降温,冬天为了你睡得舒服,我会寻找最柔软的被褥,即便你懒洋洋的时候,我也晓得如何让你想要和我做……总之,你可以活得轻轻松松、快快乐乐:随心所欲闻生活中的各种香味,颀赏自己喜好的任何东西,与任何一个你喜欢的女人玩、睡得舒舒适适,你还可以把男人当女人用……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赫拉克勒斯问。

喜欢我的朋友叫我幸福,恨我的人给我起个绰号叫邪恶。

阿蕾特的眼睛天生带有湿润的忧伤,总好像刚刚哭过三天三夜似的。她站在一旁,怯生生地对赫拉克勒斯说:

神明赐予人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辛苦努力就可以获得的;要是你想身体强健,就得使身体成为心灵的仆人。与我在一起,你可以听到生活中最美好的声音,领略到人生中最美好的景致。卡吉娅只会使你的身体脆弱不堪,心灵没有智慧。她带给你的生活虽然轻逸,但只是享乐,我带给你的生活虽然沉重,却很美好。享乐和美好尽管都是幸福,质地完全不同。

面对两个女人的身体期许,赫拉克勒斯感觉自己彷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最终选择了谁?其生命结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我想昆德拉的这本小说接续了这个故事后来的过程,演绎了这个故事可能的结局。因为托马斯与特蕾莎和萨比娜的相逢与两千多年前普多狄科讲述的赫拉克勒斯故事一模一样。刘小枫认为:可以断定,昆德拉想把普罗狄科讲过的故事接着讲下去。应该是这样的,昆德拉把赫拉克勒斯的选择用托马斯和特蕾莎与萨比娜的故事接续下来,从而诠注了人们对这个故事假定或猜想。

托马斯在一系列的偶然中邂逅了特蕾莎,特蕾莎于是走进了托马斯的生活。在托马斯看来,特蕾莎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到他床榻的孩子。而同时,他又同女画家萨比娜保持着“性友谊”的关系。但是,特蕾莎给他带来了沉重,而萨比娜给他的却是轻松。他徘徊在两个女人之间,心里揣着“非如此不可”的疑问,他不知道,他是跟特蕾莎在一起呢,还是跟萨比娜在一起,还是自己一个人独居一室而又与她们都保持着“性友谊”的关系。然而“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在这里“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曾经是自己身体一部分的伴侣。托马斯的另一半就是他梦见的年轻女子。问题在于,人找不到自己的那一半。相反,有一个人用一个草篮把特蕾莎送给了他。假如后来他又碰到了那位意味着自己另一半的女郎,那又怎么办呢?他更钟爱哪能一位?来自草篮的女子,还是来自柏拉图假说的女子?”这样的的问题可以视为是没有答案的的问题,只有置身于其间的人的困惑和面对灵与肉的拷问及轻与重的选择。

于此,人生是沉重的。只要你处在拷问与选择中,无论你拷问的是灵魂还是肉体,无论你选择的是轻松还是沉重。人生的实质让人沉重,生活的具体让人沉重。沉重是人们必须永远面对的命题。但人总是不甘于承受沉重,即便沉重让生命贴近大地,即便沉重让生命真切实在。于是有了寓言,有了游戏,有了谎言,有了背叛,有了媚俗,有了托马斯和萨比娜的“性友谊”,有了人们对生命之轻的欲求和放纵。

应该说,托马斯把三千年前赫拉克勒斯未走过的路以他自己的方式走了一遍。在这其间,他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奔波,看到了太多的人性的芜杂,以及这个世界的无足轻重和绝对可笑。最终和特蕾莎离开了他们原来居住的城市,来到了乡村生活。“他们与老朋友和熟人断绝了一切往来,他们与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 “只有他俩。只他俩。”也许我们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托马斯选择了与特蕾莎在一起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选择了沉重。但他们在乡下生活得很惬意,同时也感觉到灵魂的轻松与自在。小说是虚构的,生活却是真实的。托马斯的沉重即是他生活的这份惬意和灵魂的这种轻松与自在,他的这种生活的回归让他的生命更贴近大地,让他和特蕾莎的生活和情感真正地实在起来。

但是赫拉克勒斯和两个女人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托马斯和特蕾莎萨比娜的故事也还将继续。在人类未来的长久生活中,在另一些人的生命里,这样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将永远被接续下去,生命的存在对轻与重的选择也将永远困惑着所有的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命可承受之重,什么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

生命的存在是重。小说开头提及的尼采的永恒轮回之说,“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人的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种想法的确是最沉重的负担。不过,在这里,我要抛弃尼采的这种永恒轮回之说,甚至完全相反,就我们只有一次的生命来说。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最沉重的,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里,我们不能把不如意的童年再重新童年一次,我们不能把做得不完美的事再重新做完美,因为没有也不可能有前世作比照,有来生等待着我们再修正。为此我们只有小心谨慎地过好这一生,背负着生命存在的沉重。这是没有选择的重,是生命存在的本质之重。

生活的真实是重。一个人要绝对地生活在真实中是不可能的事情,按理说越是不可能的事越是我们想做的事,但真实地生活是个例外,因为生活的真实远比我们认可的生活琐碎得多,要做到面对琐碎的真实生活而不厌倦尤为困难,这样的生活因真实而沉重,因琐碎而沉重,大多数的人往往面对真实而沉重的生活都有所逃避,在不得已的现实中祈求和幻想另类的接近虚无的生活。托马斯是这样,特蕾莎是这样,萨比娜也是这样。要不然托马斯一开始就不该犹豫不决,就应珍爱这个来自草篮的女子,结束与萨比娜的“性友谊”关系。而特蕾莎和萨比娜也不应该总是在欺骗和背叛中生活。可以说他们没有一个人获得轻松,相反陷入一种虚无的沉重中并无以解脱。

灵魂的自由是重。“在这个世界里,青春和和美貌了无意义,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肉体集中营,一具具肉体彼此相像,而灵魂是根本看不见的。”这是特蕾莎母亲的话,一个老女人的观点。而特蕾莎则“渴望在自己的脸上看见从船肚子里出来的船员重见天日时闪现的灵魂,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悲伤、惶恐、愤怒的灵魂深藏在她的身体里,一直耻于袒露。”既然人人的肉体都彼此相像,那么肉体的存在可以被忽略。同时只有灵魂才是区别相似肉体唯一材料,才是肉体生命得以鲜活的特殊物质。要想有一颗丰盈而鲜润的灵魂,首先得释放灵魂,让灵魂获得自由。然而这是一个与肉体不断抗争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沉重而艰辛。因沉重和艰辛灵魂的份量逐渐变得丰厚沉甸,丰厚沉甸的灵魂才是最自由的灵魂。我们应该相信,任何一颗伟大的灵魂都是厚重和自由的灵魂。

那么,反过来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当存在是生命之重,死亡便是生命之轻;当真实是生活之重,虚空便是生活之轻;当灵魂是自由的重,肉体便是生命之轻。

这样的辩证是否可以成立,在此我也不再作过多的论述,我相信人人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人人都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我的意思是你可以认同也可以否定)。但这本小说里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媚俗是生命之轻。

对媚俗的探讨可以视为这篇小说的一个重大主题。小说中写道:“就其根本而言,媚俗是对粪便的绝对否定;无论是从字面意义还是引申意义讲,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

媚俗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之子雅科夫被德军俘获,与一些英国军官被关在同一战俘营,营内是公用厕所。斯大林的儿子总把厕所弄得脏乱不堪,英国人不喜欢厕所里粪便横流,哪怕是世界上最强权的儿子也不行。于是他们责备并逼他将厕所打扫干净,雅科夫勃然大怒,与对方争吵并动起手来。当雅科夫提出要战俘营的长官为他裁决自己跟英国人的冲突。可德国军官认为谈论大便太有损自己的尊严而未加理会。最终雅科夫不堪侮辱,用粗俗的俄语仰天怒骂,旋即扑向战俘营周围带高压电的铁丝网自杀了。昆德拉就此写道:“如果打入地狱与享有特权是惟一且同一的,如果高贵和粗俗之间没有丝毫区分,如果上帝之子(指斯大林的儿子)可以因粪便而遭人指责,那么人类的存在就会失去整个维度,成为不能承受之轻。”粪便在这里被否定,成了不予接受的东西,于是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媚俗是对粪便的绝对否定。

媚俗二:萨比娜看见五一节的游行队伍,在一支支小型乐队敲击着行进的节奏面前,人们都表现得很积极或者是尽可能有积极的表现。并且在经过主席台的那一刻,即使是最愁苦的人都马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以此表达他们应有的赞同。作者说“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对共产主义政治的认同,而是对生命应有的认同。他们心照不宣地喊着的口号并不是‘*万岁’,而是‘生命万岁’”。这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的面具,这个面具令人反感,这也是媚俗,一种群体的媚俗,一种对生命绝对认同的媚俗。

媚俗三:萨比娜和她的一个美国朋友带着四个孩子来到体育场的大草坪,车一停下,四个孩子便踏过大草坪,朝体育场跑去。他的这个朋友是美国的参议员,他手握着方向盘,以一种做梦似的神态看着正在奔跑的四个孩子的身影,转头对萨比娜说:“看看他们!”他手一挥,画了一圈,圈进了体育场、草坪和孩子们,一边说:“我说这就是幸福。”“但在这一刻,萨比娜仿佛看到参议员站在布拉格一个广场的主席台上。他脸上挂着的微笑,与*领导人站在高高的主席台上对脚下游行的队伍中国同样微笑着的民众发出的微笑一模一样。这样的微笑是媚俗,哪怕是建立在人类博爱的基础上。

媚俗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此我愿意承认自己的笨拙(未能把媚俗阐释得更清楚)而把昆德拉对媚俗的一些议论(除去上面已提到的)例出来:

“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媚俗,就是所有政治家,所有政治运动的美学理想。”

“在一个多种流派并存、多种势力互相抵消、互相制约的社会里,多少还可以摆脱媚俗的专横;个人可以维护自己的个性,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是在这某个政治运动独霸整个权力的地方,人们便一下子置身于极权媚俗之王国。”

“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

“任何政治运动并非建立在理性的态度之上,而是以表演、形象、词语、老套等为基础,其总体构成的这种或那种的政治媚俗。”

“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媚俗。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一部分。”

……

我想是昆德拉为我们揭示了一种人类生存中的状态,只要有生命、政治和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媚俗的包围和浸染。尽管我们无力摆脱它,但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了它,认识到了这样一种无奈而又尴尬的生存境况。不过,人都是会思考的动物,在我们认识到媚俗的同时也就有了对媚俗的抵抗与排斥,人类生活中也将有更多个体生命力的张扬与存在。并且整个人类都将在这一尴尬的境遇中开始重新审视它的生存状态,重新审视它的政治及政治下的权力中心。这毕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的境遇,昆德拉大师在向我们揭示它的同时也就开始期待着这样的行为,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人类共同期待的行为,并渴盼着抑制媚俗与超越媚俗的人类崭新的生存状态。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存在有太多的魅惑,它向我们展示斑灿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迷惑,对它的无限解读和求证应是我们作为人的存在而必须秉具的本能。

6 收到朋友安慰的信,提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于是重新看了一遍。惭愧的说,对米兰·昆德拉的这本可谓名著总是给我不安的感觉,甚至从来不敢和朋友轻易讨论这本书,因为它几乎成为我理解力的一个障碍。并没有太复杂的生活,并没有太深刻的经历,我并不认为自己能真正读懂他的书。

记得多少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更加年少轻狂,一边笑言此书挂小说的羊头卖哲学的狗肉,一边不解作者何必对把性与政治的诠释提升到宇宙观的高渺之处。多年后重新翻阅,已经是不一样的感受。

小说的第一部,标题为“轻与重”,头一、二节,正面描述了尼采关于“永劫轮回说”的生命哲学观念。简最单的说,永恒轮回说生发出了两种极端的事物状态:一是消逝,一去不复返;二是无限重复,永无解脱。前者是“轻”,后“重”,大约这便是书名的由来。

不难看出,作者同意尼采的“永劫轮回说”:“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于是我们“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定死在永恒上。在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负,沉沉的压着我们每一个行动。”但是同时作者也说明最承重的负担同时也是生活最充实的证明,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真实。而这也就是我与Pauline的着眼不同之处吧,我看到的是前者人生的沉重和悲哀;而她眼中所见的后者,仍有的真实和希望。

有人说:对于这样的一本书有一百个人的阅读,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受。正如我满目的绝望和她执着的信仰,那是因为人们从书中看见自己,至少是镜子里自己的影子,可慕的,可感的,可悲的,可鄙的,可笑的,都在这小小方寸间展露无遗。面对这样一面镜子,掩上双眼不忍检视,并不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劈碎镜子,让自己的丑陋随着载体的破灭而消失也是人类常用方式。人类惯于用这样自欺欺人的方法来解决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他们会聪明得愚蠢到不明白影子并不因为镜子的粉碎而真正的消亡。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看不见自身,本身就是件可笑的事情,不过,这样的笑,难免是带有酸涩的眼泪。?正如昆德拉喜欢说的一句话:“小说艺术是上帝笑声的回响。” 既然人类不能放弃思考,那么,就必须习惯那阴冷角落里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冷笑。

而上帝又到底在哪里?尼采说:“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马克思干脆把上帝赶出了天堂;加缪眼里的世界是荒谬的,他人就是地狱。众人各执一辞,价值的重新估量,需要全新的价值标准,但人们已经厌倦了那些自己设定的标准的禁锢,突然他们发现这其实就是一种隐了形的枷锁,囚禁了几个世纪的自由所在。? 于是他们不再需要枷锁,换言之,不需要标准,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适的理由,所有一切,真的都成了存在的必然,是的,让混乱也成为必然里的必然吧。??人类不断探求却越来越看不见希望所在。也许正是为此,才有了莱布尼兹的名言:“凡存在即合理”吧。

“人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其真意何在?” 作者在书的开头就提出了这个永恒性的问题,于是它成了纠缠我扰乱我的,噩梦的根源。“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7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语言充满了思想性,一点点读下去感慨良多啊!关于第一节永恒轮回,万分赞同。如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秒都无限地重复下去,那将成为永恒。这样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会承载巨大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尼采说永恒将是人类最沉重的负担得原因吧!

8 我想起昆德拉的话,“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在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或是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对它不必太在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