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天地铁不再拥挤嘈杂,乘客可以在奔波时享受课堂般的开放对话,社会将以何等增速发展。
人们的交流需要“事件”作为契机,交流的需求者往往需要主动发起事件。事件在拉近人际距离方面有着难以忽视的神奇功效,尤其体现在打破陌生人间习俗性的冷漠坚冰时:想象中充满竞争火药味的面试前休息室,事实上往往是自我中心的年轻学子结交新友的绝佳场合;大型竞技赛事,让素昧平生数以万计的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在同一时刻爆发出交响共鸣般的情感沸腾。
深谙此道的广告行销行业,很早就把“事件营销”纳入他们的工具范畴。然而浅尝辄止的满足,导致了与“事件”相伴的关键字眼在大众语境中的缺失:“公共空间”。
Web2.0时代的发端几乎让“公共空间”冤死在无视中,然而伴随着网络最大缺陷——暂时无法在地理上弥合真实空间距离——及其并发症(“工具性依赖”——所谓“成瘾”)的暴露,对优良公共空间的呼唤终于引发一些人的关注。
作为事件的载体,公共空间在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多元背景个体的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公共空间,应力争为参与者提供私密与开放边界的灵活性,让空间分享者可以沉思,亦有助于交谈。
阿丽西亚.弗拉米斯的“中国建筑新貌”致力于空间对个人和群体行为影响的思考,以及建筑在反应文化和思想变化上的职责。在一系列展品中最易于理解的算是《麦克风广场》:由硕大麦克风构成的球体造型安放在广场上,意在为拥有不同背景的空间分享者搭建跨领域对话的桥梁。
新颖的设计理念让人欣喜不已:公共空间的营造似乎可以超越事件的影响,以共同语境的方式,静默并恒久地为空间参与者提供交流的契机。仿佛优良的公共空间本身就是持续发生的宏大事件,一劳永逸的解放了事件的发起方。
然而伴随着作品系列展开,短暂的欣喜很快被审美疲劳取代:更多类似的大型广场进入视野——《兄弟姐妹广场》,独生子女可以在这里寻觅到精神上的亲兄弟亲姐妹;《消失者广场》,旨在为逝去者在存者语境中保有一席之地等等。尽管新锐,依旧没能从“纪念碑——广场”的传统公共空间模式中得以超脱。再伟大的纪念碑也有无法激荡世人心潮的那一天,伴随着新颖不再新颖,让人不免对其打破习俗、融化冷漠的持续力产生怀疑。
最易于理解的必然引发最发散的联想。最初的《麦克风广场》在沉思中再度惊艳——这些硕大的麦克风究竟是真是假?
倘若仅仅是造型上的麦克风,那不过是引人短暂热议但终将沉入忽视中的又一短命谈资。它催生对话的新鲜感一旦耗尽,文化交融、背景冲撞的发生又需要仰仗于事件发起者的努力经营。
倘若是真实?空间分享者的一颦一叹都会被清楚的传递至巨大广场的各个角落。广场会否变得嘈杂而躁狂,抑或是人们害怕对隐私的窥探,从此缄默,广场演化为死亡般沉寂。不过无论是哪一种,都让人难以忍受。
“好在”我们从未拥有过一个真实的“麦克风广场”,因此无需为它的兴衰荣辱亦悲亦叹。然而自发秩序的奇妙就在于,群体理性从不选择极端,不管悲剧是不是麦克风覆盖下的广场的命运,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一个满怀感谢的人走向其中一个麦克风,喜悦的说出心中的感激:“我爱你们,我爱这座赋予我无限机遇的伟大城市。”在整个广场短暂的吃惊沉静后,他注定会得到来自各个角落的会心微笑。
这才是公共空间理应带来的真实欣喜:优良的公共空间本身不是事件,也不能取代事件,然而通过降低发起良性事件的交易费用,提升良性事件发生的机率和成功率,为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为创新火化的产生提供恒久而新鲜的共同语境。优秀的公共空间里会有更多的“抱抱团”,更真挚的来自陌生人的拥抱。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组织变革的倡导者们日益重视组织内部功能性公共空间的营造。以谷歌等创新型企业为例,公司内部有大量看似仅仅是员工福利一部分的休息室、健身房甚至“闲聊区域”,为来自不同部门员工的相互沟通提供了便利,其间因为不同领域的碰撞,更是使这些公共空间成为产生创新火花的温床。
当标准化、模块化等管理痼疾的医治尚需时日,公共空间为组织创新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愚蠢和短视对于资源的浪费很多时候是难以避免的,然而与其让愚蠢和短视在痛苦中损耗社群资源,不如让这一切在幸福中发生,因此优良的公共空间在不触及系统核心敏感矛盾的前提下,在实质上增益了社群整体福利。当然,作为体制内避重就轻、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手段,如何防止公共空间必然面临的权利滥用和权益污染,也将变得不可不思量。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25:0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