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时候不同地方读这本书,纷繁的办公室,等候中的麦当劳,阳光明媚的家,不同的地方还真是有不同的感受。比较喜欢那次边喝朱古力边看的感觉,非常轻松,但是若有所得,等待的时间疏忽而逝。并不是所有和设计有关的书都可以做到这个地步的,《创意城市·巴黎》向我展示了一扇透着阳光的玫瑰窗。
书的体系比较丰富,在内容安排上走了多元综合同时又比较讨巧的路线。按设计师名字为词条主线,并非这本书的独特首创;针对每个设计师进行从业历程、成功之路、风格特点、访谈体会与具体的Q&A等方面的梳理和提炼,也未必是国内设计类图书中的绝无仅有;然而作者的灵性与博识使此书呈现出目前这个颇为完美的形态:资讯与理念兼收,图片与文字同游。有人说看了这本书也就去了一次巴黎,我更愿意相信说这句话的人是个喜欢设计同时也喜欢文字的人,这样的人似乎很多,不止你我。
在家中阳台上看这本书时,碰巧有个朋友来访,她正在读设计艺术学的研究生。我们大谈此书,好的地方,她也很欣赏,不好的地方,大家共同讨论,蛮有意思。我说这本书可能有点像杂志,比如巴黎设计中坚特辑,属于极具力度同时又执行得非常充分的那种选题。她认可,同时却把头深埋在书中看了很久,越翻越和我说,这本书的确做得很好。
如果你接触设计越久,就越会发现国内设计和国外设计是迥然的两种环境,在学习阶段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去靠近和膜拜国外设计师,而当我们必须身为一个设计师来自给自足或者实现远大理想时,那些曾经的靠近和膜拜多半会化为当年明月,而这似乎已成自然法则。在出方案改图的无尽循环中,在熬通宵加班的不休轮回中,不妨临时抽空去一趟巴黎,或者布鲁塞尔,反正也不用机票,看到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够像求学时那样信心满满的回来就好,如果你还因此有了更多的创意思路同时更坚定了某些发展方向那就更好了。说到底,创意也是一件与心灵有关的事儿。《创意城市》,让设计师的心灵去旅行。(注:利群文化对最后一句亦有贡献)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24:0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