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本书,它讲述城市规划理论,足足有450页厚,对一个跟"城市规划"不搭杠的人,它本应当是一本令人头疼和晕晕欲睡的书。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本书,却让我在头疼欲裂的深夜,在烦乱的心绪中安宁下来,静静地把它浏览完了,并让我写下书评。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这本神奇的书叫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ANE JACOBS著于1961年。
由于书实在太厚,没有能细看,但已经可以总结出一些启发:
1、作者是从自己的亲身观察出发,发现跟现有理论不一致的现象,进而对现有理论进行反思,得到新的理论。她对理论的构建过程,不是"空对空" 地从理论到理论,而是从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经验出发,在对理论的阐述上,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既生动形象,又很有说服力。
2、作者没有从一开始就站在规划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是站在城市的参与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观察。城市是有其特性的,其基本的特性有两条:一是它是陌生人聚集的地方,这些陌生人作为城市的参与者和使用者,有一些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如安全、交往、孩子的教化;二是城市的运转是以经济交换为核心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各类群体,以及这些群体声张和表达他们利益的方式。城市的规划,就是要以经济力量为纽带,满足城市参与者和使用者的需求。作者并没有单纯地批判现有理论,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她一样是从城市自身的特性和需求作为出发点,并得出了与传统理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3、由于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作者在理论的构建上就具备了非常大的弹性。她敏锐地意识到,城市不是规划者手里的"棋子",规划者摆在哪儿便在哪儿,城市是有生命的,是动态的、会呼吸的。它可以从规划者构建的完美模型衰退为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也可以自我成长从贫民区脱胎为运转良好的社区。有了这样的意识,作者就能够挖掘城市"生长"的内在规律。
4、整部著作阅读下来,完全没有作者试图向你贯输什么东西的感觉,而始终觉得作者是以非常平等的姿态在跟你交流,仿佛她就坐在你的对面,向你娓娓道来她的发现,并向你解除你产生的疑惑。正如YACOBS的照片,她友善地朝你微笑,仿佛是你相熟的好友。这是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
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享受。在我看来,它给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比如它缺乏对技术因素的考虑,对城市的日益复杂性也缺乏充分的评估等,这使得你必须谨慎地看待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但它给出的思维和角度是开放式的,能够带动读者自己去思考,这远比结论本身的正确与否重要得多。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23:4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