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新唐书(全二十册)《卫公和淮阴侯》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23:11
  • 48

昨天晚上因为一些琐事再次感到彻底的和失落,也许不是琐事,是关系到一生所系之事,谁知道呢,总是束缚于切身相关的凡尘俗事中不能超脱。实际上总是这样的,也不能过分苛责自己,我就不信卫公和淮阴侯当年就安之若素坦然高枕,也许他们也想我一样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实际上,他们真的就爆发过。

李靖年轻时就喜欢高谈阔论,有点像赵括哈,当时的人估计也这么看待他,所以虽然他成为杨素的高级聊天伙伴,但是杨素从来就没有打算过要举荐他。但凡这些人(包括本人自诩),智商都不低,我李靖的目的是通过最能发掘我进入仕途的杨素等人赏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那时候延续魏晋南北朝的清谈风气和举荐制度、还没建立后来实用的科举制度),既然你们不能帮助我,那我也没闲工夫跟你们瞎聊,浪费了我那么多的口舌和时间,还不如干点实际的我去翘你们的侍女。于是就有了中国最早的通俗小说(唐传奇)中的“红拂夜奔药师”的千古故事。当然了,这些都是瞎编,取悦读者可以,却经不起推敲,以李靖那性格,绝非司马相如那种儿女情长浪漫之士。

实际上,他不但不浪漫,而且很无赖。这就说到了他第一次爆发。

李靖混到三十几岁快四十的时候,才勉强混到一个县丞的小吏,基本上属于现在公务员队伍里的科级书记员的角色,三十几岁,可不像现在人活的时间长八九十岁还不死、接受教育时间也长上大学读研出来就二十七八了,那时侯的三十几岁可能要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好几了。所以说李靖这个郁闷啊,我从小自视清高,自认才华横溢,不能这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中了却呀(实际上这种郁闷在中国历史上是通常现象),而且眼看着天下大乱我可能连这五斗米都吃不上了。受不了了,我要发彪。而发彪要有个对象,人家宁王发彪不是还冲着华太师吗,我李靖冲谁啊?正好,智商比较高的李靖敏锐地觉察戍边的唐公李渊有异动,就是军事调动有异常、不合常理。于是——李靖放下县丞也不做了,千里迢迢跑去扬州向南巡的皇帝告发李渊,其实就是想为自己博得政治资本求官位高升,想想也是,检举一个重臣谋反在那个家天下的年代还真是一个讨皇帝欢心的好办法。在人类历史上,告密总是成为人们惯用的一个如蛆附骨的恶心事儿,而且居然屡试不爽。不过我总觉得这事李靖干得那么龌龊,也许是因为我个人对他印象比较好,而对自己比较欣赏的人比较苛求的原因。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理想中的人格应该是坦荡磊落的。换个角度看,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告发叛将也未尝是一件不道德的事,说不定还可以看作是高尚的。当然了,我个人认为李靖的出发点是利己的,就像他年轻时候说的“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大丈夫怎么怎么取富贵,而不是说社稷、苍生之类的(实际上中国的民本思想从明末的顾炎武王夫之才出现)。说他政治投机这一点从他半路就被李靖抓住并投靠了李靖这件事上一览无余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有两点:其一,告密也要选择对象,否则即使达到了打击被告密者的目的,自身也背负上不忠的政治包袱,袁世凯告发了谭嗣同得到了慈僖的赏识、而告发“帐殿夜警”的十三阿哥却被康熙终生冷落,我相信杨广对待李靖也不会好到哪去,更何况抛开杨坚的错杀李洪怀疑李渊不说、李渊是皇亲国戚又是戍边重臣,皇帝眼里李渊忠心尚可、边将私自招兵买马也不能确定就是谋反;其二,对于李靖这种基于求个人富贵而客观上为民族创立功绩(帮助唐王朝统一全国、抗击北方边患突厥和西方边患吐蕃入侵中原)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说李靖但求个人富贵,从玄武门之变和太子事件的个人态度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那么这是对是错,是否是时代背景下的人格缺陷?我认为,在封建社会中,李靖的“心无天下”、“摇摆的政治立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丝毫无损他在人民心目中英雄地位的。

李靖被李渊抓住之后,被押解刑场准备砍头,李靖的本色在这是显露,他大声喊“我不想死啊我不想死”,哦其实不是的其实他喊的是“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看看,之前还要告发人家呢,现在称人家是“义”还恭维人家“为天下除暴乱”,还真是“识时务者”。结果呢,把李渊和李世民打动了,从此“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

说到刑场这样喊的,就想到了韩信。想想韩信和李靖在很多事上还真是有相似之处。

韩信的仕途之路也很坎坷,甚至比李靖坎坷一万倍,至少李靖出身郡守之家(差不多相当与现在的有点边远又不太边远的地级市的公安局长)虽然至仕不顺但至少衣食无忧,而韩信出身没落贵族,而且他家和同样号称“没落贵族”的项羽、张良不同的是,他家彻底没落了,不但没有地位而且连饭都吃不上,简直可以称之为“破落”。更要命的是啊,他这个人毛病好多,眼高手低,谋生的本领什么都不会又不屑去做辛苦的事情,只知道到处蹭饭吃,很著名的两件事大家都知道,到亭长家吃白食几个月,后来人家不给他吃了他还跟人家绝交,天呢什么人啊,还有就是浣沙的老大娘可怜他给他点饭吃还瞧不起他“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看见没,这人,简直就是“不学无术”最最典型的代表了,年轻小伙子手脚齐全正天晃荡来晃荡去多让人讨厌。所以家乡人都讨厌他。

然后,天下大乱了,项梁和项羽起兵,韩信报着投机的想法参了军,那时候,虽然秦朝暴政但是绝对不会暴到韩信这种烂人身上的,所以他参军并不是陈胜吴广那样基于反抗的出发点,而他家族的破落估计已经久了也不是秦始皇直接造成的,所以也不是张良项羽那样基于报仇的出发点,所以他的出发点只能是像陈平一样,纯粹的政治投机,谁给我富贵,我给他做事。

在项军中,默默无闻,倒是也屡次进言献策,但是没有引起项梁和项羽的重视,仅仅是给了他一个管杂务的芝麻小吏。韩信表现出功利的本色,又投靠了刘邦,我想那时侯他依然不是因为独到的眼光,而是因为投机的出发点使然,好比吴士弘、李开复大抵如此,微软NB啊我在微软开始混的不错后来慢慢不行了不如跳槽去小一点的Google,说不定还能做大呢。所以韩信在刘邦那里做的也不怎么样,老一套:进言献策以求提拔,依然没有引起刘邦重视,依然是做管杂务的芝麻小吏,他不忠于职守还犯错误,甚至有次还要被斩了,刑场上,韩信也像很多年以后李靖同样做过的,扯开脖子那个喊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这下好,命又保住了。还引起了萧何的关注。不过职位没怎么变,从工作科员变成了副主任科员,工资涨了200。没前途啊,我绝招都使出来了你刘邦还是不重用我,我另谋出路吧,我跑。

再后来大家就知道了,萧何把他追回来,逼着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从此韩信也鸟起来了。还说过一段很NB的话“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再再后来,大家也知道了,韩信封楚王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她千金。轮到下乡南昌亭长时,只赏他一百钱,并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又召见曾经侮辱自己,让他从胯裆下爬过去的少年,封他为中尉,并且告诉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话说乱世出英雄,和平年代的今天,我总是试图超越尘俗琐事的牵拌和时代所限,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前途之路,却始终无法跳出缠在身上的那些束缚,而越发显得目光短浅。也只能是由古观今,随便抒发下心绪罢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