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约翰·克里斯托夫《为了新生,让我们死吧!(part1)》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20:58
  • 64

首先,我不知道自己这篇书评会写多长。且耐心地写下去吧。

在历史上被我归结为真正的伟大的作家的,罗曼罗兰是第一个。在这本长达120万字的大作最后,他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别了约翰•克里斯托夫》 我写完了即将消逝的一个时代的悲剧。我不想隐瞒他们的是非功过、沉重的悲哀、朦胧的骄傲、英勇的奋斗,为背负着超人的使命而痛苦;这是一个时代的总结,一种精神,一种美学,一种信仰,一个有待改造的新人类——这就是过去的我们。今天的人,年轻的人,轮到你们了!把我们的身体当做踏脚石,前进吧!你们要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我自己呢,我要向我过去的心灵告别;我要把它像个空壳一样丢掉。生命就是连续不断地死亡和复活。为了新生,克里斯托夫,让我们死吧!

这一段读得我是热泪盈眶,扛把枪冲出去打天下的心都有了。一个寒假下来,读了60万字,所以管它叫part1。爱读名著简介的小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和主旨了,我只说细节。

克里斯托夫(以下简称小克)小的时候那些奇异的想象力让我怀疑他其实是双子座的孩子。他把地毯当作小船,坚信一走出地毯就会淹死。他乐于给自己编造故事,一根断树枝他就觉得那一定是仙女棒。这让我想到小时候我坚信芭比娃娃是活的生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会用小盘子给她留一份儿,担心她看见我在所以不吃还特意回避了。下午来看盘子的时候感觉盘子的确是少了些,倍感兴奋的端走了。这一点上我觉得小克比我要厉害得多。他从小就乐于搞发明创造。但所有的小孩都逃不过一点——对黑暗的恐惧。家是一个庇护所,能够挡住一切可怕的东西:阴影,黑夜,恐惧,无以名状的怪物。对于小克来说也是一样,他的大脑过于旺盛,直到夜里也不肯停下来休息片刻,他将白天见到的事物幻化成为妖魔鬼怪,只有在妈妈的怀抱和爸爸的音乐声中才能安稳地睡去。

小克的第一份感情交托给一个叫奥托的小男孩身上。很多时候我都很难理解,一个孩子怎么会以那样一种小心谨慎的态度去交朋友,生怕受到一点的拒绝或伤害。他忽然抓住奥托的手,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你做我的朋友好不好?”所以我突然很怜悯这个孩子,我觉得他身上的细微敏感的感情过多,和我有几分相似。这种孩子他们惧怕来自外界的排挤与拒绝,于是在对那些给他们关爱的人的面前,他们鞠躬尽瘁用尽力气回报对方的爱。他们写信:“我整个都是你的,从指甲到眼睛,都永远是你的。”这些用力的句子他们是如何在自己的昏暗的小屋子里握紧笔端写下来的。那种感情我也有过,一度很充沛的相信这一切,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所经历的接受的文化都截然不同了。去哪找一个愿意全心全意爱护你的朋友啊,梦中吧。或许连梦都没有,这个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矫情做作。(允许我带一点主观情感吧)事实是两个年轻人一个星期没有见面,把感情的调子定得太高,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可能维持这种感情,因此两个人再次见面,头一个印象都是失望。这种感觉我在去年暑假回来的时候便深有体会,我们都有习惯将某个人神化的本领,而剥开那层皮,也不过是吃喝拉撒的人类罢了。而后来这份纯洁的感情在被一些说三道四的人指手画脚后,原本的纯洁也沾染上了世俗眼光的灰尘,一切就大不如从前了。

小克的第二份感情来自于一个叫莎冰的女人。可惜莎冰最后死了。其实幸好她死了,我想罗曼罗兰也自然晓得即使他们在一起,生一堆孩子,那种初见面时的羞涩,互相猜测对方心态的小儿女情怀便会消散一空。人是需要有个念想的,特别是男人。轻易得到的东西总是特别容易第一个丢弃。然而对于小克这种把感情排在第一位的男人来说,他痛苦了,他几乎不能在房间里待着。他四处寻觅昔日恋人的气息,他仍像个孩子一样,在挫折面前始终不肯妥协也不肯成长。

我最爱的一个人是小克的舅舅,高弗烈。(我很感谢罗曼罗兰将后来高弗烈的死如此轻描淡写就过去了,如果细节太多我觉得我会不好受很长一段时间。)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小克面前,他说:“醒来吧!祈祷吧!要珍重新生的一天。不要想一年以后,十年以后的事。想今天吧。不要空谈理论。一切理论,你看,即使是谈到的的,也不是好东西,都是愚蠢的,有害的。不要勉强生活。”他的生活观听起来有些悲观色彩,我看了这一段以后几乎都想站起身来与他辩驳,小克和我的反应一样,抓住其中的消极色彩奋起反驳,然而高弗烈是个性格很淡的人,他说英雄也只是做了他能做的事。小克觉得落寞便不再插话了。而我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个过程,在你20岁的年龄你永远说不出40岁人口中的话。人们对生活总有个疲倦期,如果总在一开始就显露出疲倦的状态,你何必要追求什么梦想呢。如果明知道梦想要被击垮还是奋不顾身的往前冲,这才是20岁年龄的孩子们该做的呀。但是我依旧感谢高弗烈,他给小克的心中浇筑了一壶温热的水,既没有使小克的满腔热血被凝固,却也使他终于可以平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梦想,自己的音乐之路到底该怎么走,通往什么样的地方。

有那么几个章节让我觉得罗曼罗兰有些过分投入了。小克的形象慢慢的变淡了,取而代之的是罗曼罗兰的身影。他对音乐的理念,他将自己对舒伯特对巴赫对李斯特的理念统统强加给了小克。看得我一度有些头晕目眩。但是有一点让我很感动,那个时代人们对音乐的崇敬已经到了一种无可取代的地步。有时小克去一些人家里拜访,他们都千方百计的用尽各种办法使小克为他们弹奏几曲。那些都是最真诚的东西,每个人都能全身心的融入进去,为之笑为之哭。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我们所缺乏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并非是盲目无为的,音乐带给他们精神上的力量,在他们的眼里,音符都是有生命的!海顿的纯洁,莫扎特的温柔,贝多芬伟大的英雄心灵,这些从指尖流淌出来的声音深深地震撼了那个时代的欧洲人民。我突然感受到这一种力量,并连带着被震撼住了。

小克的生活被牵扯进了一种现实的困扰,这是我现在正读到的章节,他的过分正直的性格被一些人所利用,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被世人所不理解。生活变得艰难起来。

读到这里,我就先收笔了。我突然感觉到我正在看的这一本书的实体已经不再是一些文字了。它是一种寄托,一种精神的传承,无论是关于音乐的,或是关于理想的。这个伟大的作家所说的那句“为了新生,让我们死吧!年轻的人,轮到你们了。”是凝聚了他的多少气血而成的。我意识到我必须一字不落的读完这一本书,作为对罗曼罗兰先生的尊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