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消费社会谁都很富有,谁都不必富有——《消费社会》《原来你非不快乐》与《后物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20:12
  • 62

春节假期,生活的主题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消费,办年货,置新衣,去旅游,外出就餐,送礼请客……衣食住行全线拉动消费,样样都要花钱,人人都得花钱。经济再差“这年还是要过的”。我们用消费行为换来新年的心安理得,消费或许是我们迎接新年的一种仪式,一年的劳苦都应该用黄金假期里的小小挥霍来犒劳,應節不過是替國民生產總值效勞。我在想,我们是因为消费而过节,还是因为过节而消费。人们的乐趣在于新春的热热闹闹一团和气,还是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吃喝玩乐,节日消费行为,怎么都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人们将现在的社会称之为“物欲横流”,过节,就是为了的拜物,放纵欲望的合理化,有一种主观渴求变成一种理,消费是如此冠冕堂皇。

假期我读了几本与消费行为有关的书,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林夕的《原来你非不快乐》,郑也夫的《后物质主义的来临》。消费或者可以进步理解为不单是消费实物或者服务,消费青春,消费情感也是一种消费。价值并非来源于其存在,而是来源于其死亡,身边所有东西都有保质期,这在现代化之前的社会里是难以想象的,那个时候维修维护是主要的事业,而现在是生产,不停地生产然后消费,再生产。我们感慨我们都是物化生活方式的灾民。这三本东西一起看,可以更好的帮助我理解这个世界永无止境的消费。

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的经典著作《消费社会》有很深刻透彻的分析,可惜因为译本实在不好、社会学的专业名词也比较难懂、对西方社会现象的陌生,其逻辑和思想理解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必须自己在自己所处的社会搜索一个可以感性理解的例子。林夕一个文人用自己的一套细致感受生活寻求安乐的方法,审视着金钱情爱,读起来自然比较亲切,有助于感性认识。郑也夫是个幽默的北京人,关于那些艰涩的社会学概念可以通俗易懂些。

三本书看完后我总在思考着这些书提出的一些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丰盛,缺一不可的思想被灌输,没有买不到的只有买不起的,我们的社会如此丰盛,我们看到了百货店里的橱窗,超市里堆放的产品,社会似乎没有匮乏短缺,只有不能将其占有的个人或是群体,我们储蓄并非真的剩余,我们从来只是剩饭而不会剩钱。生产必须被消费,浪费有理,我们有一些更加冠冕堂皇的词汇来修饰着,这是更新,这是进步!我们似乎患了增长的强迫症,经济一定要增长,生活水平一定要提高,国家和个人GDP冲冲冲, 家电住房面积薪水什么都要升,换车换楼换老婆,我们不但要效率最大化,到了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之后,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必须外移,不能落后,追啊追啊,富庶革命进行着。停下来看看,如同林夕所说谁都很想富有但其实谁都不必富有,任何售价不买都便宜,被别人或是自己定义规划的幸福,我们能够储蓄然后买的预期快乐,却无法计量其付出的代价,成本计算对于非物质的东西总是很难的,自我价值来自他人认可,远离了的天生天养,太多人要为猎豹而不乐于做一只野狗。

幸福的符号化与仪式化,让我们必须美丽或是聪明,必须休闲,丑或蠢有罪,高科技崇拜,对性感的崇拜,人们被强迫的产生欲望,必须被消费的色情,正是后物质主义时代对欲望的顶礼膜拜,然后冠冕堂皇地追求。我们连玩乐也要如此用心,制造出可以消费的欲望,并将其最大化地消费掉,实在很累。其实一直对于需求理论有所怀疑,需求越高级先进手段越暴力越***呢,说暴力和***是因为需要预支幸福越多,对个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残忍,林夕认为苏轼能写出“但愿有儿鲁且钝”,境界必定很高,因为他是一个能明白“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居士,我们到底不过只是一个人而已,可是在后物质主义时代个人主义泛滥,每个人都把自己看得很重,但这种个人主义也并非天然的自我,使被驯化了的活在被符号化和仪式化的幸福下扭曲了的人性。我们并非天生贪食拜金好色,社会的文化是我们必须表现出这种伪装的欲望罢了。

让波德里亚认为丰盛自身其实存在其基本矛盾,丰盛与暴力并驾齐驱,无对象无目的的暴力是并非一些人所说的,我们的思想还没适应突如其来的富庶,神经还停留在那个物质匮乏充满危机的旧时代,只要精神状态跟上了就没有问题。我们在丰盛中并非那么自然安乐,否则就不会有超富裕国家里毫无目的与对象的暴力,可能渴望舒适并非天性,我们并非天生都爱真善美。这和郑也夫在书中批判快乐经济学的理由差不多,挥霍和尽情享乐再自然选择中使其被非我们的天性,我们天生能感知所谓幸福快乐脆弱性,我们用消费行为企图抚平这种天生的不安。富庶或许“并不是是进步,只是另外一种东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