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无所求的爱》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18:04
  • 81

正如许多人,我最爱的也是《卡列宁的微笑》这一章节,以至于看到卡列宁迷离那段忍不住落下泪来。我是一个很容易感动的人,比如看到特雷莎换上漂亮的连衣裙等着丈夫回来,那一刻,他才明白,托马斯为他付出了太多。那一刻,我才明白,在一起的两个人,总是彼此付出了许多,牺牲了许多,在一起了,无论什么,总是爱的表现。

昆德拉在讨论卡列宁对于特雷莎的存在价值时,有这样一段话:“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特雷莎对卡列宁无所求。她甚至不要求爱。她从不提令夫妇头疼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他爱我吗?他曾经更爱过别人吗?他爱我是否比我爱他更深?这是些探讨爱情、度量其深度、对其进行种种猜测和研究的问题,也许正是它们将爱情扼杀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感动于其中的简单和纯粹,是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太多,对于这个社会,对于某些人、某些事,总想着付出是要回报的,而不是单纯的只渴望他的存在。

这样的无所求,对于人类来说真是太难了,但这又不得不是很多心象需求无法索取时候的一种平和。我们身边存在的人,都有其固定的存在意义,比如父母,比如朋友。最为模糊不清的,应该就像书中的三位主人公的关系。特雷莎和托马斯,托马斯和萨比那,萨比那和特雷莎。生活中其实常见这样的三角关系,只是也许特雷莎并不知晓萨比那为何,萨比那在很多男(女)人的心中,更多时候是一种臆想,一位幻想追求的理想情人。我不想讨论托马斯是否对萨比那存在着爱情,其实这一点也让我很困惑,但是他主观的肯定自己对特雷莎是有爱情的。这就好比生活中的三角关系,情人的存在,是因为幻想的出现,或是填补了第一方的不足,但很多时候角色还是不容置换的,人心总是容易失衡。从某一方面来说,托马斯似乎总能处理的很好,当然这样的平衡,还是需要有萨比那这样的情人才可以搭建三角形的稳定性。需要的是一种随性、自由、无所求的角色关系。

也许有些悲观,但是生命中的诸多,其实都是既定好的,对于一些无能为力的事,不要强求什么,接受顺应它,其实才是理智的,也就是

”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