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暂时写不出,翻出看到近一半时写的个小故事,先拿出来凑数吧。要谈的是“刑不上大夫”这句话:
“刑不上大夫”大家应该都还蛮熟悉的,很多古装连续剧里为冤屈官员求情时经常会出现这句话。我曾经认为这句话很操蛋,是应该批判的封建残余思想。毕竟人人平等嘛。
这句话出自《礼记》的《曲礼》篇,原文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礼记》是西汉时编订的,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学学者对礼的论述的文章的选集,基本上认为《礼记》主要由荀子及其门人完成。这段话是对西周时期政治的描述。当时社会依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仅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
这与当时的社会结构是相容的。当时的天子、诸侯和大夫都以血亲或姻亲互相联系着。理论上,各国诸侯都是天子的臣,各国内的大夫又是各国诸侯的臣。但是实际上,这些贵族长期以来都是从祖先继承其权利。逐渐觉得,这些权力并不是依靠忠君的理论取得的。因此,许多大国诸侯,尽管名义上归周天子管辖,实际上是半独立的;在各国之内,也有许多大夫之“家”是半独立的。因为都是亲属或亲戚,这些封建领主保持着社会的、外交的接触,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处理,也都是遵循他们不成文的“君子协定”。也就是说,他们是遵礼而行。而此时的平民没有可能接触到知识,也就不可能知“礼”,所以需要对他们采取刑罚措施,以保证平民服从,这就是“刑”。
当然后来“刑不上大夫”被当成知识分子们不受刑罚的挡箭牌就是另外的一件事情了。(也许只是连续剧的编剧这样理解?)事实上,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出现,或者说那些大哲学家思想家本身,都是曾经的“君子”(“国君之子”),因为只有君子才有机会知“礼”,同时西周后期社会的瓦解,征伐的出现,造成很多曾经的“君子”沦落为没有依靠的“庶民”,他们必须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能更好的生存,才促生了这批有能力思考又必须思考的牛人大大们。他们都是知“礼”的“庶人”。
注一下:古代的礼和现在的礼意义不同,除了个人礼仪,还包括社会规范等。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17:1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5366.html
上一篇
白马啸西风《白马啸西风》
下一篇
巨塔杀机《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