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天堂凹《那苦涩的阅读让我感动》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16:24
  • 52

——读长篇小说《天堂凹》札记

周蔚茹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不知道《天堂凹》的作者是否为纪念这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而创作了这部小说,但读完《天堂凹》,我感到小说所描绘的就是当代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而它所叙述的更是当代中国打工青年生活的艰辛人生。

打工是非常辛苦的,正如小说中的人物黄春成所说:“我是村里第一个出去打工的,那个苦味我太知道了。一个字,苦。坐车苦,一路接一路的车,人堆人,人踩人,比个猪还不如,还贵得要死,一年两趟车费,就花掉你半年的工资;查暂住证苦,稍不留神就查暂住证来了,二话不说就抓过去,不交钱就打人,打得你半死,哪个没被查过?找工作苦,在村里你还是个角色,到了那边,你什么都不是了,是个垃圾,谁都不要!骗子又多,吹得花得很,到处挖了井让你跳,你去讲理,还揍你一顿;上班苦,没完没了的加班,你铁打的人也变成了豆腐渣;生活苦,今天萝卜白菜,明天白菜萝卜,吃得你吐清水,肚子里一年四季打干雷;拿工资苦,你拿命换的钱,东扣西扣,还拖了不发,碰了黑老板,打滚包走了,你哭天无路,找哪个部门哪个部门都是一张冷脸;睡觉苦,屁大的一间房,塞芋头似的塞满了人,尤其是结了婚的人,就更苦了,想放个炮都没地方……”黄春成所说的虽是改革开放之初那时打工的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打工条件和生活也有了改善,但他所说的苦有些至今还存在。文学应该是社会生活的记录。在天堂凹,以德宝为首的一批打工者,诸如福林、小四川、卷毛、春妹等人,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抒写人生,也创造着新时期打工者的沉重历史。那苦涩的阅读让我感动!

《天堂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节奏明快,人物发展脉络清晰。小说以德宝的生活经历为主线,以白描的手法叙述故事,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作者也没用多少笔墨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明快,丝毫没有拖泥带水。说实话,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随着德宝的人生步履,我们走进千百万打工者的世界,了解、认识在社会底层与命运抗争的独特部落;凡打工者所经历的一切困苦和欢乐都能在小说中寻觅到影子。

二是人物鲜明,小说塑造了一批个性化人物,如德宝、福林、春成、春妹、李元庆、小四川、小金、排骨、四眼狗(吴学兵)等,尤其是德宝和春妹,作者倾注了很多心血,寄托了作者的期望。德宝心地善良,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从不干邪门歪道的事,一心想通过劳动来获取财富,但严酷的现实又往往使他失望。其他打工者的遭遇既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又符合不同的人物性格,更显得真实。小说以生动的笔墨展示了打工人群的百生态,各个人物活灵活现,形象逼真,读到生动处,往往使人忍俊不禁,笑出声来;读到伤感处,又让人悲从心生,流出泪来。

三是语言生动,作者用了不少方言土语,有不少地方近乎粗俗,但作为成人读者——或者说是一些打工阶层的读者,读起来是非常亲切的。比如说老婆生不了孩子,用小四川的话说是“我就不相信,那么好的地,就种不出庄稼”。很形象,也很有寓意,这是一种未加修饰的原汁原味的生活。作者擅长于通过生动的对话语言塑造人物,表现人物心理,描述现场气氛,分寸感把捏到位,阅读效果极佳。

反映打工生活的小说不时可以读到,但《天堂凹》以别样的魅力打动我的心灵,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奇特现象,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间所反映的现实和存在的问题令人深思,它的艺术张力远远超过了小说本身。故我喜欢。

[原载2009年1月14日《珠江晚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