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曼斯菲尔德庄园《<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青春版<劝导>(To SAB)》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12:48
  • 138

小小风也 2009-02-08 19:00:22 来自: 小小风也(上海)

为把你发那个骇人标题的约请贴子沉下去,我另开一题写<曼斯菲尔德庄园>读后感

下面的意见不太负责任,我这样说不是嘲笑你以前说我不负责任,而是因为我确实没办法把JA(或者安妮)这一类人复杂多面的性格特点合理化出来,只能说个大概。逻辑性和合理性方面我做不了令我自己满意的解释,即使有,目前为止也很牵强,你听过算数。

所谓青春版,指的是两层意思。芬妮是安妮的青春版。MP的作者是P作者的青春版。

芬妮的个性特点,我前面提过JA自己的总结,在芬妮出场时她写道:芬妮有一颗affectionate heart and strong desire of doing right。

这句话精准,却不足以概括芬妮个性的所有方面。我试着扩充一下,有些部分与上面的词语有些重叠:敏锐、逻辑性强、观察力、体察力、独立性、尊重旁人感受、批判性、距离感、温柔、诚恳、坚定、谦虚、低调、自省力和自我要求、责任感强。另外一些特点表面上看却与上述特点矛盾:热爱自然、喜欢新鲜事物、富有激情。

需要说明的是,芬妮的坚定偶尔流于固执。观察力和体察力有差别,后者更温暖,芬妮两者兼俱,因此她也就批判性与尊重度俱备。另外,能与芬妮和谐相处的人必须拥有与她自己特点相近的一些内容:诚恳、坚定、责任感强、自省力强、能尊重别人的感受,富有激情(生活和事业)。其余各项备选。

如果把上述这些特点加在安妮身上,重合度高不高?

但安妮不是芬妮的简单重复。她有她更突出的特点:悲悯心和宽容心、更强的自省力、更强的自信心(或者说完整的自我意识)、解放距离感的勇气。比起芬妮,她反省自己对感情做过的判断,能直面既往的错误决定,这显然不是因为自信动摇,而是因为生活经历和长期思考给予她更强的自信心:作为一个聪明女人,她有能力在原则性问题上做出自我修正或否定。也正因此,安妮比芬妮更具成熟美。

距离感是JA这两本小说中感情困惑的核心,其他小说我没有看,不好说,从MP到到P,前一本是强化距离感,或者说确认距离感的合理性正确性。后一本是直面距离感的存在,并体会消除它之后的自由感受。把两本书连起来读,女主人公与周围世界的距离在逐步接近,与爱人的距离也是如此。这种距离感的变化不是按部就班的,而是成脉冲式分泌的。既存在基础水平的不断拉近,又存在脉冲样的高潮与低谷,其变化,也许我夸张了,应该是小说的主线之一。

人和人的零接触,精神上可能有诸多形式,肉体上就是性行为。

关于这种距离感,作者借艾德蒙之口做总结,虽然艾德蒙的智力水平不足以让他说出这么有洞察力的话,使得他讲这段话的情节有点生硬不合理,但考虑到其重要性,JA在哪里讲出来都一样有价值。艾德蒙和芬妮讨论她拒绝克劳福德追求的事:“我必须希望事情会好一些。我明白,比克劳福德更明白,这个要使你爱他的人(你理应对他的意图充分认识),面对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你早年的爱好和习惯武装着你,在你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各种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附着在你身上,现在由于要与你分开,它们更是紧紧地抓住了你,而他必须穿过这一切,破除这一切,才能到达你的心灵。”

所谓早年的爱好和习惯是什么?所谓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是什么?艾德蒙未见得全能明了。甚至作者也不是太清楚。最简单的方法是以道德观念或者低微出身去解释,但若只以此说为理解,又怎么把距离感与芬妮或者安妮身上潜伏的激情结合起来看?甚至给我一种感觉,距离感与激情相依相存,主人公能够克制激情不让它出来搞事,激情对心灵的噬咬却从未停止。

MP给人的印象是说教满篇。问题还不光是道德说教,描绘人物个性的词语也多有冷硬总结,很多时候通过长篇对话来解决问题,虽不妨碍人物形象刻画(拉什沃思只需要不停重复他有42句台词就活灵活现),但仍欠诚意。我想JA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刻意做着退让,以掩盖自己对距离感的确认和防范,虽然她不见得自知。比较明显的是克劳福德朗诵<亨利八世>的场景,芬妮几乎是“矜持地”迷上了克劳福德的朗诵,以至这场景带给读者暗示,认为她和克劳福德最后只怕会走到一起。<劝导>里这种问题就不是问题,经常三言两语就把事情OK了,温上校从安妮身上抱走孩子的细节可以做代表。这可以解释为JA熟悉了这种写作技巧,我更愿意理解为,JA本人对距离感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她意识到,或者下意识里承认了突破距离以后的空间才是最本质的诱惑,这显然是她的进步。

两本小说的结尾都不大可靠。在任何恋爱故事里,暗恋只会增加距离感而非减少,芬妮虽然暗恋艾德蒙,后者的领悟力有限,在智力上与芬妮并不相当,根本无法突破距离。我认为这是读者隐隐觉得这个结尾不妥当的原因之一,也是作者草草结尾的原因。我深深同意JA在MP结尾大搞道德胜利的说法,但对动机,更倾向于认为是JA不能面对事实:芬妮面对二选一的困境,要么艾德蒙要么克劳福德,虽然明知克劳福德有他的优点(他的热情和穿透力不是艾德蒙可比拟的),但他的缺点又是芬妮不能接受的,只能退而求其次。现在的结尾里艾德蒙和芬妮有没有解决距离感的问题呢?也许解决好了这问题,但不合正常生活逻辑,艾德蒙的心智使他不足以达到这个高度,也许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结果就是芬妮的婚后生活不幸福。两样都不妥当,只好求助于道德胜利的结尾。道德胜利可以保护芬妮尚不清晰的感情观,使之免于痛苦。但在<劝导>里,JA没让安妮再得到喘息,安妮的感情观已经转向清晰,JA给她设置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温上校,温的道德观比克劳福德正确,对感情的表达远比艾德蒙有穿透力,距离感必然被突破,在这种极端情形下,小说的结尾是什么?JA肯定比读者更好奇,在缺少足够生活经验的情况下,她比读者更没数。鼓足勇气写到最后,“正确”和“激情”之间发生了某种不可期的化学反应,JA意识到了这种结局,但她该怎么办?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验,她又能怎么办呢?她只能折翅,结尾只能如此突兀。

JA对距离感的确认、寻求突破和最终逃离是这两部小说最有趣的地方,它们不但决定了小说结尾,而且决定了她未来的创作走向。可以想象,在如此大的挫折面前她会退一步写轻松风格的小说,然后抽身走向更高的山峰,究竟安妮和芬妮都是充满勇气的人,其坚定性比男人一点不输。

我只能说,非常遗憾我们没有看到这一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