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部精彩的广州史》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0:07:41
  • 71

过年这几天把傅高义的两本关于广东的书读了一下。一本是《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和政治(1949—1968)》,一本是《先行一步:改革开放中的广东》。后一本完成的时间比较晚,但在大陆出版的比较早。我觉得两本书中,前一本写的比较好。

傅高义写作《共产主义下的广州》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到广州,只是在隔岸的香港利用了可以看到的资料来进行研究和写作,但分析的很到位。写作《先行一步》的时候,已经到过广东,并且进行了很多的调查和访问,但写的却很粗疏,分析的也并不深刻,更多地像一本广东概览或对广东改革情况的指南性的简介。

《共产主义下的广州》这本书虽然写的是广州,但实际上是对49年共产党夺取政权以来所实施的政策的一个简要回顾。又因为是通过广州一地来描述一个全国性政权的举动,所以又加入了地方和中央的权力博弈这样一个分析维度。比如写方方、冯白驹等地方领导和中央派来的领导之间的矛盾和权力升降,把全国利益放在地方利益之上的比如陶铸就是其中一个。从广州的情况,可以看到共产党在49年取得胜利后,是如何形成一个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格局的,以及在这个格局中,地方领导人的选择、进攻和退让。49年之后,共产党面临一个很大的管理难题,确实是没有经验。傅高义描绘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等历次运动中,国家利益都被集中强调,地方主义受到打压,但在文革中,借着造反的话语,地方主义又得以复活。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在看待文革的时候,把它看作是个别领导人的权力斗争固然不对,看作是自五四以来的思想文化所谓“激进化”的结果,恐怕也太玄妙了,最现实最贴近的可能还是前文革时期的各种矛盾积累的一个总爆发,其中包括干部和群众的矛盾、干部之间的矛盾、城乡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等等。***应该是看到了这个矛盾的,所以他分析了各种矛盾,又搞四清、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希望通过这些来化解矛盾,但结果似乎反而是矛盾堆积起来,最后他选择了用文革的方法。另外,这本书里并没有像我们通常使用的“十年”的概念来分析文革,这也是有启发性的。或许是因为这本书是完成于1969年,所以他对文革的描述是66年到68年2月,傅高义认为,从68年2月,开始了重建,也就是“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实际上是完成了一个政治权力的交替。

相比较而言,《先行一步》这本书更多的启发是在于对一个问题的全局掌握,这本书分为这么几块,第一部分是写背景,分为三章,一是对广东的文革十年的描述,二是对香港作用的描述,这实际上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一是对广东10年改革的总体概述。第二部分,是纵的描述,体现了傅高义作为一个社会学家的眼光,把广东省的各个部分的改革情况作了概述。第三部分,是写改革的推动者。第四部分写改革的全前瞻。如何掌握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它,是做研究的基本。傅高义提供了一个例子,即便是对实际的施政者而言,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