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了夏目漱石的《心》。虽然是英文版本,但是读起来完全没有障碍,忍不住google了一下翻译者Edwin McClellan,是一位在日本出生的英日混血英国人,他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An Introduction to Sōseki(漱石) a Japanese Novelist”。翻译的语法跟美语有一定差别,但是读起来却能感觉到日本文学的氛围,很是厉害。
先说说夏目漱石,我相信这是日本文学不可错过的人物,如果要在一个参考系,可能就是鲁迅先生了。夏目漱石的作品还有I am a cat也被人追捧,我曾经在图书馆花了几个小时站着看了一遍,虽然很粗略但是却非常吸引我,哪知道kokoro的写作技法和表达方式却完全是一个夏目漱石,很是惊诧。其实去翻夏目漱石的书是由于芥川龙之芥,更确切的是看过的一些得过芥川奖的小说们,比如大江健三郎(我买的村上龙的《近于无限透明的蓝色》被那个翻译搞得整个文章不知所云)。芥川的作品其实我也只知道《罗生门》,还是看的电影。不过后来才知道他的师傅就是印在千元日钞上面的夏目漱石。
再说说《心》这个短篇,一个分成“Sensi and I”“My Parents and I”和“Sensi and his testament”三个部分。故事讲述我,一个大学生,认识sensi(先生?)并渐渐融入他生活中,在回家照顾重病的父亲之后收到sensi的遗书讲述其为什么自杀的故事。书的简介上面说“Written in 1994 Kokoro provides a timeless psychological ***ysis of a man’s alienation from society and starkly but gently shows the depth of both friendship and love.”
故事的技法很高明,第一部分是我如何“闯入”并且“适应”sensi的生活,牵出了我,sensi和sensi夫人;第二部分是“我”在家在父亲离世之前的一段生活,是一段痛苦而又日常的生活,有“我”的父母和兄姊,用一部分就勾勒了日本寻常家生活的乐与苦和亲情;最后一部分是sensi的长长的遗书,包含自己不可告人的过去。叙述者“我”也从大学生转到了“sensi”自己身上。
这个转换的技巧非常高明和大胆,让我想起更加大胆的《铁皮鼓》的转换方式,君特在写小奥斯卡的时候,为了体现那种荒诞的感觉,一会儿用小奥斯卡的眼光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一会儿又用近乎客观的第三人称来描述整个事实。
最后,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小说里面有四个death,一个是父亲的病逝,一个是明治天皇的去世,一个是K先生的自杀,最后是轮回或者报应一样的“先生”的自杀。(好像日本人气质中很爱自杀,关于为什么自杀,更好的是参考《菊之刀》。)重点是后面那个死。先生小时候被叔叔骗走其本应继承的丰厚遗产中的很大一部分,从而产生对于人性善恶的质疑。离家到东京读书后,和同学K一起搬到一家战场遗孤家居住,爱上了女主人的女儿。同时,比他优秀而更内敛的K却慢慢跟她更加亲昵。使得自己与K、女儿、女主人之间形成微妙的关系,一方面自己不敢表达对女孩的爱,一方面又不期望K在这三个人的战役中赢过自己,所以在K 和女儿耳鬓厮磨的刺激下对女主人提亲。最后发现K自杀,经过多年本想通过结婚后的新生活、或者酗酒、或者阅读来摆脱这缠绕不散的阴影,最终在写了这个不可告人的遗书后自杀。
字字句句,用词简单,却珠玑不断。无论是描述自己酗酒的心情,还是对于人性的看法。另外一个就是
金钱是作用
被叔叔骗走了丰实的遗产,“先生”会说在金钱面前没有道德高尚的人。想想我们周围的生活,钱好像也是绕不开的话题,比如说回一次国,就需要很大一笔钱,虽然不至于为此做出邪恶的事情,但是夏目的暗示确实人性本就是利己的,物质满足是利己的开始,也是罪恶的根源。小说之后进入更深一层次的人性的讨论
亲情的作用
亲情这个纽带是烙印在DNA之中的,也是最无私的。特别是在远方,家里面一点点风吹草低,都可以让人心绪全无。但是,这种状态也不是持久的,亲情也是一种最容易遗忘的感情,如果没有大风大浪足以倾毁世界,很少人会逃回到家的避难所。家里对你的牵挂,你也知道他就在那里,走不掉跑不动,理所当然的享受爱。这部分的人性是善的,至少都是中立的,虽然摩擦不断,但是也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距离而已。最后,最矛盾的人性讨论,给了友情和爱情
友情和爱情
友情其实换一个角度就是容忍和孤独,有些人,你和他气场(磁场)和好,自然慢慢变成了朋友,因为他对你的“缺点”容忍;当有朋友的时候,自己身上散发的孤独的味道就没有那么重;爱情虽然也有容忍和孤独,但不同之处在于它还有冲动和妥协,如果说友情是自然而然的“容忍”那爱情就是成熟之后的“妥协”,如果说友情只是为了摆脱孤单,那爱情绝对是有一种占有别人孤单的冲动。我,k和女孩之间,其实就是一个cliche的三角关系,但是夏目漱石描述的如此丝丝入扣,你总感觉到其实那就是我自己,对爱不敢表达,对被爱的夙求和方式绕圈子,对情敌的介入不光明正大,对自己的犯的错误执着不放手。
先生在遗书最后写给大学生我,我们来自不同年代,我们有着不同的时代印记,我们每个人那么特殊,其实让人感觉到的是每个人都那么普通而相同,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苛刻,对过去苛刻对现在浑噩对未来未知,这不仅仅是一个明治时代的话题:
You and I belong to different eras and so we think differently. There is nothing we can do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us. Of course it may be more correct to say that we are different simply because we are two separate human beings. At any rate I have done my best in the above narrative to make you understand this strange person that is myself.
我们的心,如此空虚,有如此充实,循着心里想的,有时如此善念,又是如此恶毒
If my story helps you and others to understand even a part of what we are I shall be satisfied. Only recently I was told that Watanabe Kazan postponed his death for a week in order to complete his painting Kantan. Some may say that this was a vain sort of thing to do. But who are we to judge the needs of another man’s heart?
我们最想的还是在恋人,在信赖的她面前留下我们最光辉的一面,有些时候,善意的谎言减少了人生的摩擦,又有些时候,开诚布公的真实却如此诱惑我们追寻真善美的心。人就在不断的选择的矛盾中,戴上面具,焚烧过去,武装自己。
I want both the good and bad things in my past to serve as an example to others. But my wife is the one exception — I do not want her to know about any this. My first wish is that her memory of me should be kept as unsullied as possible. So long as my wife is alive I want you to keep everything I have told you a secret — even after I myself am dead.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0:02:3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