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恶补:家族和父权》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58:59
  • 76

关于形式

作为一本法制史类的经典著作,却没有主流的通史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话题视角入手,注重考量各个时代的传承和发展,而非隔断性的考虑时代差异。如此集中的讨论某种社会问题和现象,让我并没有加深对各个时代法律特色的认识(其中不乏本人对法制史的薄弱基础原因),而是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某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特别是作为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在书中找到了很多习俗的根源。

其实是很学术的一本法制史的书。记得徐爱国老师说过,很多时候大家看到法制史字样时,大家会对这本书望而却步。我也是,一直以来对法制史特别是中国法制史非常排斥,虽然会蛮喜欢一些欧洲史和思想史,但是本科时候的法制史学习也主要是记忆各朝代的不同法律,类似于古文的解释和记忆,并不感冒。但是这本书很大的特色是会有很多实际案例,而并不是简单的罗列法律,细细读来,这些小例子还蛮有意思的,如果和现代的法律结合起来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而当时的司法部门也会在法律和人之常情之间衡量,做出相应的裁决,其中不乏法律适用和逻辑推理的智慧。

关于作者

特意在豆瓣上搜了本书作者瞿同祖先生,才发现先生已于08年辞世,而那篇《书生天下事,生前身后名——追记瞿同祖先生》的文章已经是非常好的人物传记文。读过之后,不禁感慨大师辞世,著作无多,却经典而厚重。除了他的才华,还有勤奋、淡泊、专业的态度都足以让我汗颜,这样一本用词简约考究,满是古文引注的专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一种生活态度都个人的选择,在我们这样一个聒噪而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大师必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却发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代社会,明亮的星星确实是越来越少了。

关于家族和父权

如果明白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亲属关系只从父亲方面来计算,很多时候就可以解释“重男轻女”的现象。男子在一个家族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从来母亲和父亲方面的亲属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谓内外有别,母亲的亲属属于外亲,父亲的亲属属于本宗。而传统上只有祖父母、已婚的儿子和未出嫁的孙儿女才是一家人,女子出嫁后就会成为夫家的成员。其次,男子作为一家之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夫为妻纲,妻子要绝对服从丈夫的命令。从父母和子女的角度看,父为子纲,对于父母的命令和决定,子女是应当严格遵从的,无论这种决定和命令有多么荒谬。忤逆不孝的子孙可以由父母送交官府,而如果因为忤逆引发父母身体上的不利则会受到最严厉的刑事惩罚。最后是只有男子才有祭祀祖宗承继遗产的权利。在我们家乡,每次过年时都会上坟祭祀祖宗,而这种事情从来只有男子才能做,而女人只能在家中包饺子等待丈夫归来。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如果没有男子传宗接代,是一件非常可悲而不能容忍的事情。而在民间的很多习俗中,也只有许多只有男子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在我家乡就有人在死后的摔盆仪式,这种事情只能由儿子或者侄子完成,女儿是不能做的。这样想来,男女平等在有深厚传统的农村,其实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即使在计划生育的背景下,那些只有女儿的父母,只能够靠着给自己孩子取一个类似于若男或者某些男性化的名字,借以暗示自己女儿也可以不输给儿子,却总有些退而求其次的勉强。而更多的农村父母宁可超生,宁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黑人,也要有一个儿子可以承继家族。很多时候,在风俗和传统面前,法律和政策黯然失色。

关于感慨

生活在现代,没有太多拘束,却有太多自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