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博文:http://cunfu.info/2009/02/16/chou-qi-de-xiang-cun-qi-shi-nian-dai-shi-du/
牛津大学版《七十年代》(因为三联版还未出来)通过淘宝网买到手了,花去108吊钱,还真是第一次花这么贵的银子买一本书,但当读完其中的两个人的故事,我便觉得它值了!以至于自己做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决定,我不要一次读完,每天仅读两人文字(一共31人)。
叔本华说:“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别人在替我们思考;我们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心理历程。”第一次读到此句时,自己很震惊便低下了头,想了想自己,失去了自我没有,在阅读中还有没有自己的主体性?而《七十年代》的大多数场景不是自己所经历的,它是让我重复还是让我走入?我想肯定是:我走入!
在追寻历史的脚步中,走到了《七十年代》,当还暗暗喜欢那些成就名人的话语故事之中时,我也听了好友的推荐,先读了阎连科的《我的那时代》(P378-407),作者的一句话拉开了乡村的那扇历史认识之门:“在中国的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折标志着的岁月。”
深沉如抽泣甚至是滴血般的文字讲述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之间,农村与城市在作者心中无法逾越的鸿沟是如何形成并烙上印痕,在文中,几段小故事如那***、洋气、洁净、白嫩的城里小女孩对作者的身份认同与学习追赶,对城里来的知青在乡村中那些并非众多“知青文学”般美好印象的事情尤其是城乡人在社会与国家中的区别被对待,尤其是当那颗子弹射向那个乡村“***犯”时,那种心理上的轰然巨响,可能永远成就了一个人的社会认识。读到这里只能让我想起那篇张贤亮的《绿化树》,或许乡村奉献的岂非全是乳汁,也感叹着“不知这革命从哪里来,又到哪儿而去。”
也许,农村,你不生于斯长于斯,你不会认识与思索到那种沁入骨子里的不平等的感受,正如今日读某文讲“人生而平等”还是“人被’造’而平等”一样,当你不在某种阶层,你可能永远也无法了解那个阶段最深的期望。于是我理解了文革那个“牺牲别人以成就着牺牲自己”的壮烈式的社会运动,我也渐渐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保守派—既得利益者那种万古一世的气概也许就是这其中的一种吧。
当你读不懂路遥的《人生》,当你读完而不为其主人公高加林的命运在那个现实生活的年代而流泪或动容,那么你可能不真正懂得乡村,不懂那些渴求着改变命运而无力的茫然眼神,至少套用所谓文化人的说法:你的思想缺乏某种质感!
有时自己真不想写读书笔记,因为对于自己读过而别人未读的书,自己写出来时的感觉是一种奇怪的虚无;而别人已读过的自己写出来又似一种无聊。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告诉我:当你能意识到“什么”,那个“什么”就不是你的潜意识。所以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还时不时写一篇博文谈谈读书的心得。
或许,因为自己来自农村,也为这个国度里越拉越大的城乡差距,巨大冲突与反差的城乡二元体制感到某种失望或深沉的忧郁,也许乡村在城里人眼中,真的有一种“他们来自娘胎里的对农民和乡村的一种鄙视”。
最后,引用阎连科的话结束此博文吧:“这就证明,无论如何革命,乡村还是种地。”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58:3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