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个人《關於個人與集體的“度”》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57:23
  • 66

【您是怎么想到這個主題的呢?】

【“我在蘇聯讀書時就有了這個想法,那時我聽到很多對個人主義的猛烈攻擊,我自問:如果大家都喪失了‘我’這個概念,世界會變成什麽樣子呢?】

======

在早晨的時候,閱讀至文末。

心裡一直起伏著種種細碎的感覺:崩塌,喜悅,不解,振奮,好笑。一陣陣起伏跌落,似是在醞釀著什麽新的化學反應。但有種情緒一直潛在,是主線。當看到如上的一段問答語錄時,我才幡然醒悟:是認同。

因為是認同,所以捧著書一口氣讀完,心無旁騖,看完之後便迫切地拿出筆記錄下當時的所有思緒。再停留一秒,思想的都是截然不同的了。

這是一位智慧並且視野寬廣的女性。我對她了解的并不多。拿這本書來讀也不過是因為那玄乎的發行250萬冊可與《聖經》齊名。但很慶幸,未錯失它。

我是在之後才了解到她是一位極端個人主義精神,理性利己主義的倡導者。這就無怪乎全書對個人洋溢著肯定的心態與盛譽。在閱讀的時候,我也因此不可避免的聯想到尼采。至於RAND到底是否有這樣的“尼采時期”還是不予論述了,畢竟才讀了一本而已。

整本書給我最先的衝擊是用“我們”代替了“我”,用“你們”代替了“你”,用“他們”代替了“他”。這個構思真的很精妙。

將問題尖銳化,夸張。這樣才足以讓任何人都可以清晰地認識到這些現實中存在著的,看似無關痛癢的問題。RAND將它們放大,近乎病態的放大。讓“這種錯誤的哲學”牽扯到的不是一個星球,一個大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一個社區;而是個人--構成面的所有個點。正是這種強烈的個人抹殺感最大程度地刺激了正在閱讀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個體。由於閱讀是個人的,這樣無疑是最聰明的。而用這樣的“個人”來對應“我”亦是巧妙。

於是,當平等7-2521第一次違抗規定逃離“集體”時,當平等7-2521按圖索驥發明出燈泡時,當平等7--2521終於找到那個詞“我”的時候,當“璀璨者”--自由5-3000對著“不可戰勝者”--平等7--2521說出“我愛你”三個字時,這些對於我們來說疏忽平常或者習以為常的事情給我們帶來的震撼更加深刻直接。

平等7-2521的取名也較為有意思,他選擇了“普羅米修斯”--盜火者,違反宙斯者,違反絕對權力者。這與平等7-2521多么相似。他摸索出了“不可提及年代”的燈泡,新能源。而這,在“學者之家”的人看來,這位掃街者無疑是最大的叛逆者。背叛了他們所謂的集體利益,人民利益。

對於個人的看重度到底該如何權衡。這是我合上書後禁不住想到的。而我又有多自私多利己呢?所謂理性利己主義又是怎樣的。於是“度”再度成為一個問題的重點。

我們習慣於接受集體,接受領導,使個體凝聚成一股力量,一股令他族生畏的力量。這應當是出於自保的結果。但,又是要怎樣的度,才可讓我們在保有自身的同時不成散沙呢?

平衡仍在人類進程中不斷被尋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