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拿着剪刀奔跑《Fuck the life...》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57:16
  • 48

06年3月购买的此书一直搁置到08年暑假在家的某一日突然想起从书架上抽下来(本人买书的速度绝对的比看书速度要快个几倍)..而后在非常没效率的龟速阅读中渐渐怀疑自己当初是被谁蛊惑了才会去买这样一本"烂"书.几次停止阅读并且严重怀疑书封上那一行红色醒目的“美国全国畅销书第一名”是否出版社私自编排上去的。半年后的寒假在家,临开学前决定负责任的把这些无尾被我搁置许久的书籍阅读完毕。于是,重新拿起,以一目十行之速匆匆读闭。合上书页。决定起笔写评论。。

想起三年前在学校放映的一次影象展,一位师兄做的短片《Fuck the life》括了很多奖项,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突发偶然事件,看后引起观众共鸣一片,掌声不断。本文以"Fuck the life"为题,不是想吸引更多的眼球来关注自己的文字亦或是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标题党”,实则因为没有比***这个词语更贴切的形容本人的阅后感。同性恋的男主人公不称职的双性恋母亲(对于他母亲到底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的问题本人不置可否.尽管译者在序言中定义为同性恋)周遭满布着大大小小或老或少的神经病问题人类(本人曾一度怀疑这本书的真实性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认为书中的人全部都是从精神病院偷跑出来的头号各类精神病患者).唯一还算正常的是酗酒且自私的父亲。恶心的言行和词汇充斥着字里行间,荒诞不羁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借用序言中的文字:“本书的一系列人物就是这样的持剪人。他们经受着不同形式的孤独和彷徨,不同程度的失落和迷惘,他们当中,有疯疯癫癫,言行怪异的心理医生,他的稀奇古怪的家人和病人;有充满幻想的“同性恋”女诗人,终日酗酒,郁郁寡欢的名牌大学教授;有寄居在别人家里的男同性恋者,喜食狗粮,刻板守旧的中年女人;还有为了金钱和所谓爱情,宁可和大龄网球运动员同居的豆蔻少女;有把父亲当成上帝,不折不扣的女独身主义者,还有本书的作者——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渴望自由,却不得不经受各种考验的普通男孩。。。”不知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也有和我这般因为看不下去内中的恶心言语和事件而发出诸如“靠,这算什么他妈的狗屁生活?!”“真的假的?杜撰也该有个度吧”的OS。。。看过不少电影中上映的荒诞生活事件,见过不少身边朋友自诩为“最糟糕”的琐碎生活经历,然后,在读完此书后,我却可以底气十足的朝着你们叫嚣:来看看这本书吧,你会觉得现在的生活太他妈的美好。每天早晨醒来不用担心今天的大气臭氧层的窟窿是否又大了一点,南北极的冰是否融化的更迅速,今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会不会增加,我们只会关心明天赴宴该穿这一条黑色小礼服还是配红色那个手拿包,在洗脸照镜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前一天吃麻辣锅上火长出的那个痘,然后朝着镜子大叫:啊!并由此一天坐立不安频频的拿出镜子检查它是否变的更红肿了。没事的时候拿起手机发发短信彼此抱怨下工作和爱情的不顺心,或者打个电话以“我厌倦了我的生活”为开场白,接着碎碎念老板今天又安排了什么琐事,为什么男人永远不能如女人那般的心细如发,买本娱乐杂志或者MSN登陆时顺势看一下演艺圈的八卦新闻,晚上回家时约三五好友奔赴最新打折商场,一边聊着周遭的琐事一边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摩挲着各类服饰,偶尔对着柜台BA颐指气使为什么你看中的那件衣服不参加活动。晚上临睡前想到第二日还要准点的上班就感叹为什么自己命当如此,好象生活真的没有一丝新奇和乐趣,每日只能周而复始的忙碌和抱怨,完全的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一边觊觎别人的私生活一边假装自己真的见惯不怪,好象天底下的事情再糟糕荒诞也不过如此,还能怎么样呢?当你打开此书,一页页的读下去,被它的文字震惊的哑口无言,几次三番的骂着“扯淡”并把它扔到一边不愿再多看一眼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有那么一群人是这样的。。谁说生活平淡到不够刺激?在某一天的下午,放学回家后撞见母亲和一位牧师之妻ML继而得知原来自己的母亲是同性恋,这样的情节够不够震惊?而整个真相大白的过程就是“一天下午,我很早就放学回家了。。。我打开门,看到了弗恩(牧师之妻)和妈妈。弗恩的脸朝下,趴在妈妈的两腿之间。我妈妈四肢伸开,躺在沙发上,眼睛紧紧地闭着。弗恩的脑袋左右摆动,就像一条狗舔一块肉骨头。她们两个都是***。。。。。。真相大白了,原来我妈妈是一个同性恋”。文字辛辣犀利到让人无言,相较之下,自己初中时因为看《忏悔录》,内中的男人******喷到墙壁上的那段恶心阅读阴影记忆,实在算不得什么。。。也有好笑的黑色幽默偶尔闪现,对于美国社会现象的讽刺,在书中P263的那一章“我们拿了上帝的钱”,两个想去揩油弄些零花钱来看电影的孩子来到“基默尔神父办公室”,偷偷的把手指上的炸薯条油抹到水晶做的耶稣形象的镇纸上,然后看着神父打开文件柜,如何神情淡然的把手伸进为教堂募集捐款的税收“功德碗”中抽出几张钞票递给他们。呵,这些献给上帝的钱,无论如何,那些募捐的人是不会想到它们的归宿是被换作两张电影票。。。

一帮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像从神经病院偷跑出来的那样疯狂,他们颠覆生活,忍受着各种不寻常的麻烦,浑身洋溢着那么一种旁若无人的自我欣赏和满足,他们信奉的人生信条就是:你如果感觉压抑和孤独,一定不要憋在心里,不然只会毁掉你的一生。

也许就是这样,在你几次搁置此书于一旁,在不想看又不得不继续看下去之间来回犹豫,只因为你想知道,内中描述的生活,究竟还能多糟糕。

“生活给了你柠檬,你就拿它去榨柠檬汁”

“或许纽约就像个万花筒,但是,和我在北安普顿的大夫家里的经历相比,我在纽约的生活,不可能更加疯狂和无序。既然我可以安然走过那段疯狂和无序,我就不惮于到别的世界闯荡。”

“要是我能在那里生存,我就能在所有的地方生存。。。”

It's the life..在遭遇了那么多奇闻逸事之后,仍旧抱着乐观的心态上路,你会发现,真的不可能再糟糕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生活不过是如此。

再引一段书中的序言,“一个人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态,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在这个不断变化,令人窒息的工业化世界里,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我们同病相怜,我们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却也经受着从未有过的迷惘和孤独。从本质上说,我们莫不是形形***的持剪人,在弱肉强食的钢铁丛林里,似乎没有别的选择,惟有硬着头皮,敢闯敢拼,持剪奔跑,以寻找到最终的出路!”

以下为本人的部分阅读书摘:

我确信不疑的是,我长大了要么当大夫,要么成为明星。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成为一个专门扮演大夫的明星。

我还发现,大夫是随心所欲的代名词。首先,他们可以把车子停在他们想停的地方;其次,他们超速行驶也不必吃罚单。当年卡特总统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国家能源为借口,颁布一项该死的法令,命令普通人的开车时速不得超过40英里,要求普通居民必须节省电源,乃至于人们经常生活在黑暗中,以上两点特征,似乎成为特权阶层的典型标志。

她喜欢时不时地打开煤气炉,默默地看着火苗发呆;她喜欢把牙膏当三明治咽下肚子,还说她自己是惟一的上帝,这些使我相信,她在发疯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所谓的新生活,其实还是老样子。

这就像不懂事的孩子遇到问题,只需向父母中的任何一位请教,老练的父母总会给出答案。

我和这些孩子没有任何共同点,他们的妈妈会把蜡烛那么大胡萝卜切成碎片,一口一口吃下去,而我妈妈能把整只蜡烛咽到肚子里。还有,他们在十点钟会准时上床睡觉,而我呢?凌晨三点钟以后,我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你还太嫩,还处在口腔期,永远也到不了***期。你最大的希望,就是到达***期,可你没戏!你是个不成熟的,性冷淡的老处女!

有时候,吵架会产生节日般喜庆的感觉。

爱一个不值得爱的人,因为对方拥有你梦想的一切,因为被人关注总比被人忽视好得多。

假如你无须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那么,你同样会面临一个问题:永远不会有人告诉你,什么是你不能做的。

人一旦走到前面,想退回去都很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