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个人的电影《电影的可能,生活的可能》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55:49
  • 51

“电影的可能,生活的可能”,来自《电影改变人生》中,王樽与贾樟柯晤谈实录中的一个小标题。

偶然在书店的书架上瞥见这本《一个人的电影》,吸引我注意的首先是书名,猎奇的心理,让我很想探究,属于中国顶尖导演的个人电影到底是什么样子?封面册页上的注解,“十年来,《收获》最经典的专栏《一个人的电影》首次结集出版。”,更坚定了我带它回家的决心。

认识王樽,因为他写的《与电影一起私奔》,那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让我震撼的电影评论,书中对电影的解读方式,掺杂着浓厚的个人感***彩,把电影带给个人的心灵冲击描绘得生动有趣,最最重要的,是他对基耶斯罗夫斯基《红、蓝、白》的评析,开启了我对电影懵懂的心智。寻着书的指引,我开始走进电影艺术的殿堂,慢慢学着领略电影艺术的精妙。认识贾樟柯,是06年看《山峡好人》之后,哪份惊喜与欣喜,仿佛暗夜里走夜路的行人,突然发现北斗星。我一项对大陆的电影和电影导演没有好感,遇见贾樟柯,心中竟然开始抱存一份期冀。我的阅读旅程,自然跳过了许多章节,直接从贾樟柯和王樽开始。

二人的晤谈,是05年底贾樟柯刚刚拍完《山峡好人》。进入正题之前,王樽介绍了贾樟柯没有在国内公映的四部长片《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很遗憾,我一部也没看过。访谈内容,从贾樟柯如何迷上电影并走上电影导演之路开始,详述了港产片的伦理思想对贾樟柯电影创作的影响,贾樟柯对《偷自行车的人》的解读以及与新现实主义电影结缘的因由,贾樟柯的电影理想、关于视觉艺术的观念以及电影对他个人生活与性格的影响等等。

我喜欢“电影改变人生”这个说法,亦如法斯宾德所说,“电影解放心智”,借助不同类型的电影影像,我们得以窥见不可亲历的、缤纷多彩的世俗生活,并学会以敬畏之心观照自己和周遭的世界,认识自我的困境,并找到突围的捷径。优秀的电影影像,诚如贾樟柯所言,“给人提供一种最熟悉的陌生感”,一方面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人间的烟火气,另一方面,因导演对时间和空间元素的不同组接,而呈现出似曾相识,又恍如隔世的陌生感,帮助我们摆脱对现实生活固有的概念化的体认。

访谈中,我比较认同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缺乏一套完整的视觉认识系统”的看法。国人对于电影的品味,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甜腻、通俗和具体的画面上,因此现代的抽象艺术,写意风格的电影在中国都没有什么市场。”我们对于视觉活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观看的层面上,或者换个说法,仅仅满足于观看视觉效果的形式上,而缺乏对视觉效果内容所呈现的主体进行深入地思考,缺乏对于构成画面各要素所蕴含的情景进行思考。这不单单是观众的问题,即使透过张艺谋的镜头,我们也只能看到徒具形式美感、而内容稀薄的影像,哪些被粉饰和变形的肤浅故事,只会麻痹我们对生活的感知神经,直至最终丧失对过往生活的所有记忆,沦陷、湮灭于岁月的滚滚红尘。

贾樟柯说,电影的生命感来自两部分,一个是人本身的生命感;另一个来自导演使用媒介,并激活媒介本身的生命感。这种被激活的媒介本身的生命感,正是构成视觉画面所有有机元素的整合,不仅仅局限于直观的人物、场景、道具、光影等等可见形态,还应包括主导场景氛围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等意识形态。

通过贾樟柯用影像记录的真人(说人话,做人事的人),我们看到了一个既不媚俗也不媚雅的导演,为了让影像的价值“在历史的深处显现出来”,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对大众趣味的警惕,凭借艺术家的良知,不妥协,不争辩,始终坚持着自己对影像的独特品味与追求。

因为他,我们看到了电影的另一种可能;因为他,我们体验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生活有多少种可能,电影就应该呈现多少种可能。

电影的可能,生活的可能。

愿电影影像展示的可能,统统变成改变我们生活的可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