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在读一本哲学史,但你更是在读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一个多嘴多舌的老头儿——他向来反对言不由衷或怀揣目的的刻意回避,于是在这本貌似应该写成教科书样式的书里,他总要时不时跳出来,说他自己的话。
而正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跳出来”,成了这本书最大的魅力,也成了他本人光辉的一部分。
忘记是谁在简评各种版本的《西方哲学史》中说,罗素的版本其实只是他本人对各派哲学的评述。这样说也许并不公平因为引文也占到了本书相当多的篇幅;可是从另一角度说,引用后面也往往必跟随着评述。对于伟大之处和荒谬之处,罗素是从来不会沉默的;所以谁也不必担心被某个玄之又玄的形而上学理论搞得慌了神儿,因为力求客观在我看来也通常是客观的罗素伯爵总会把你拉回到理智之中。于是你便是置身神庙之中的游客,而非众神威严注视下的门徒;这样的心态,对于被不同派别哲学理念拉扯的读者来说很是重要。
然而如果仅仅是这众所周知的“跳出来”,倒还不值得我特意一说。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罗素有意无意对于哲学观的描述,对于两千五百年间哲学史特点的精辟总结:比如“在行动上最有力的人物往往在精神上却属于第二流。”又比如“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决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下这样的论断非要饱读各类书籍并对自己的观点怀有自信才好;我相信敢如此写作而又没有招致太多反感的作家不会太多。
作为上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罗素藏不住的当然还有自己对不同哲学问题的回答。比如他就在论述柏拉图的乌托邦时给出了自己对理想的定义:我们可以把“理想”定义为某种并非以自我为中心而被愿望着的东西,从而愿望着它的人也希望所有别的人都能愿望它。当然更为明确的即是本书的最后一章,“逻辑分析哲学”即是罗素给其本人划定的派别。这样做是一种真诚,也是一种勇敢:评论与著述相比,似乎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轻松行当;而即便在这样一本可以以纯评论搞定的作品中,罗素在“破”的同时也从不畏惧“立”,为人所敬佩。
我也喜欢他打破原书结构对于原文选择性的摘录,想必那是引得他思索或是他觉得有趣的篇章,于是并非一定与哲学相关;这便是这位英国贵族的执拗天性的体现吧。“自由人最少想到死;所以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关于生的沉思。”这句话就这样打着引号不加出处地插入了描述斯宾诺莎的一段,想必罗素本人对这句话也极为欣赏吧。而对于他断断不可能欣赏的拜伦,他却引用了一段他更为不欣赏的尼采称之为不朽的诗句:
“知识是悲苦:知道得最多的人
必定最深地悲叹一条不祥的真理——
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
那么罗素在读到这些字句时又在想着什么呢?
当然,这个老头最多嘴之处还是体现在他对其他哲学为人的不留情面的评论和批判。理论是理论,对于斯宾诺莎他依旧会给出了“伟大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评语;他在毫不隐瞒自己对约翰•杜威博士欣赏的同时,也还是原文引出了他对他本人不公正的评判;对于为世界景仰了两千年的柏拉图,他说:“柏拉图有本领善于粉饰那些偏侠的议论,使之足以欺骗后世。”对于卢梭和叔本华,他更是列出了他们在生活上与其理论所述相左的桩桩丑事;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他在尼采那一章中不可抑制的感情流露:“尼采轻视普遍的爱,而我觉得普遍的爱是关于这个世界我所希翼的一切事物的原动力。”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给罗爵爷挑点儿毛病,想说的暂有两点。一方面是他对以卢梭为先驱的浪漫主义哲学始终带有一种轻视和不屑,认为大多数相关理论荒谬至极,但这却是建立在以理性为善这一伦理之上的,即他所在的哲学派别的伦理基础之上;而罗素本人也承认关乎伦理的东西是科学和逻辑都驳不倒的。所以,你不能说“耽溺在愉快的梦想中”就不是一个好的理由,“信仰胜利”就不是一个好的说法。不过当然,每个人都有表述自己喜好的权利,被人们习惯了客观态度的罗素也同样。这就引到了我要说的另一方面——罗素曾经论述说:“尽管社会环境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然而在下册对近代哲学家的描述中,他又常常以哲学家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作为形成哲学家理论的原因,未免有些前后矛盾。且到了倒数第二章,连他本人也要承认他对将其意见解释为其与英国贵族的关系一事习已为常。我倒不是要上纲上线地说什么阶级问题,只是他出身于英国贵族(而不是欧洲大陆的某个贫寒家庭)的这一事实,必然要影响到他的学术气质进而观点,这倒没有什么不好,就好像他的频频“跳出来”与他骨子里的那份贵族式骄傲也是脱不开关系的,我只是想说他应该对此更坦荡些才好。
最后我想以书中的一小片冷笑话结束这份又臭又长的评论,以纪念我在看这本书时无数次笑出动作甚至笑出声:“《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康德)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独身汉呢,还是个结了婚的人。”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55:2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