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丰子恺谈名画《丰子恺给我的名画感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54:27
  • 54

于此之前,本是看傅雷的《世界美术二十讲》的。书为繁体,一不便;其画家名翻译更是生僻;一直搁着;在看完了卡波特的短篇小说《在蒂凡尼早餐》后想起还有一个读物迟迟没有完成,即《丰子恺谈名画》~

这本书讲得比傅雷要简洁,一共是12讲,内容适合教学或讲座,开篇故事娓娓道来,没有像傅雷书序中庞薰琹介绍的那般“不单分析了绘画、雕塑,同时接触到了哲学、文学、音乐、~”。而丰先生的讲解内容更平易近人或者更含糊,能让没有绘画根基的人也会喜欢,再而去欣赏更深入的内容。

这12讲内容集中于文艺复兴时期-近代绘画-现代绘画这三个阶段,用millet的写实主义热场,用Matisse野兽主义来收尾,同时对现代画派一笔带过式介绍。这其中上场了众多画家和他们所表现的西洋画的变革和革新。

印象中,米勒的《拾穗者》是我见到的最早的西画,那时的感觉就是题材熟悉。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塑,最近大家又一次非常的熟悉了。而书中的《女预言家》绘画能让你对米开朗琪罗进一步认识。从书里会知道的更多而且形成大的轮廓:凡 爱克兄弟如何成为了油画之父,提香Tiziano这么酷的名字是否能让你对他的《花神》印象更好,乔托Giotto又是如何作为文艺复兴之先驱,携手但丁的呢~Hobbema的大才如何被发现,大作《并树道》给了后人如何的技法呢,抽象派虽然难懂,可不妨碍你喜欢上康定斯基的《马上情侣》~

当然这样简单一些书有个大好处就是让你想知道的更多:我就在想:中国的绘画为何色彩在同时期还是不如西画?敦煌的壁画看上去也是很绚丽夺目的~,西画中越到近世好像也开始学习一些东方画法了~我自认为一个大的收获就是对印象画派的作品的欣赏看起来像是找到一条道了~

印象派的作品注重光和色,后期注重线条,作品显得模糊,只是个大体的“印象”。欣赏这些的画作,我想必须也运用光和色的差别来看待。强、冷光色在观赏的角度和距离上都应该做相应的变化。

譬如对着莫奈的《运河》,太近的欣赏完全是不知所云,而稍远一些,则能看到金色的阳光倒在运河里。同样,马奈的《威尼斯运河》,蓝色的标杆太近了看不清楚,需要远观、侧观诸多变化。而对于惠斯勒的《黑与金的夜曲》,远观则能感动于静谧。我猜想冷色因为能凝住色彩和光线,而在远观中显得更清晰一些,如惠斯勒的《母亲》,全黑色凝住了光线。

在欣赏这些模糊的作品试图寻找到能打动你心的妙笔,不妨欣赏时,多换几个地方和方向,找到最好的角度和距离来体味妙处。譬如雷诺阿的《钢琴女》需要变化角度去看,因为黑白对比太强烈,侧赏甚至看到白键的光点;《上坡路》也是如此。

从塞尚开始注重线条表现独立的色彩和物体、高更、梵高则把色彩推到极致,认真看两人作品,同样是色彩绚丽,但还是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梵高色彩单纯热烈,情绪波动;而高更用色繁复层次感强,表现出一种冷静。再往后,到了matisse马蒂斯的野兽派,从光和色彩转向了线条,用线条来表现事物就开始有些昏了。以及毕加索的立体画、康定斯基的抽象派,达达画派的作品不懂的多,这又让我想起了印象派才兴起时候的情形了。

卡里埃朦胧和冷色调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应该是比较好懂一些的,另一位画家、版画家:伦勃朗的《莎士绮雅夫人》则有些中国古代仕女的味道。在这些西洋名画中发现一些类同是很有趣的一个事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