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开始看日系推理,江户川乱步,赤川次郎,仁木悦子,很容易便对跌宕和紧凑的情节着迷。然而一口气看得多了,便审美疲劳起来。总觉得它们太过于精巧,亦容易囿于此。或许被密室和不在场证明惯坏了口味的读者们追求的除了逻辑的严密性,作案手法亦需新奇不可思议。于是动机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弱化了,或者是转移到重口味上,让人觉得诡异得有点接受不能,转而回归经典推理的怀抱。然而隔了许久之后再读东野早期的几篇,这种明显的标签式的痕迹已经浅淡了许些。而新版主页上的豆瓣猜又一个劲儿向我推荐白夜,托MM同学的福,终于借到拜读了来,非常感谢。所以MM同学如果看见这句话,请单击一下窗口最右上方的小叉图标——不想被剧透的话= =
读《白夜行》,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也许这本书并不属于中规中矩的本格推理,而更偏向于社会派。虽然最后一刻揭开谜底的惯例没有改变,可是有些地方终究还是不同的。比如叙述的手法,细节的布置,并不似一般的暴风雨山庄出现无头尸体的连环杀人案是由单纯的一个或者一系列前后紧密关联的案子。即使由警察先生扮演了侦探的角色揭露出十九年前的“真相”,可是十九年来由此而延续的种种事件,几乎都没有正面的“破解”过程,而是由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省悟过来,在恍然的同时又不禁怃然。
东野的小说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个角色:沉默隐忍的男子,总是在不远的地方默默守护着自己最重要的人。他们冷静沉着而有胆识,为了达成目标甚至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几乎快要有脸谱化的嫌疑。如《雪地杀机》的久我和幸,《毕业前杀人游戏》的加贺,《X》的石神,《白夜》里亮司亦然。枪虾和虾虎鱼,执着的警察先生用“互利共生”这几个字便将其简单定义。可是他们之间并不是共犯那样单薄易碎,亦不是爱情这么单纯明晰,而是更为深重得多的羁绊。
有时会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羁绊可以超越一切温情将两人牵系,为达到目的甚至不惜残忍地牺牲掉周围的人。某种得不到的幸福,还是支撑对方在白夜里行走的力量?或者是见证彼此的“恶”,是尚是孩童的他们被伤害然后报复的愤怒。因为同样的秘密,同样的遭遇,被欺骗,被出卖,然后许下约定,彼此扶持?不,甚至不需要语言的束缚,那样的意志即使是不说对方也是会理解的,这样的心照不宣。
书名便是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不是漫漫长夜里的灯火,因为那将成为行走在黑暗中人们的希望之光。可是白夜是不一样的,这种持续而微弱的亮度一直一直悬在头顶,让人不至于迷失却又看不清前方。不动声色的绝望感如同冰冷的水从脚底渐渐漫上来,到腰,到胸,到咽喉,一直没过头顶令人无法呼吸。深一分,再深一分。
若以光与影来形容这两人,雪穗无疑是属于光的角色。出众的容貌和高贵的气质是她的假面,耀眼得令人不敢直视;而亮司则是潜在影里,默默守护和维系着这份羁绊。尤其在小说后半段,几乎更是转入了地下。书里一直没有正面描述过两人的交往,连一句对话也吝啬。所有展现的,都是别人眼中的她和他。闪亮的她和阴郁的他,坚韧的她和坚决的他,残忍的她和隐忍的他。能窥见联系的她和他,仅存在边角的小细节里:拼布手袋,伪装被害的女人,店铺的名字,图书馆员的回忆,至此别无其他。
于是一本书读完,两人的真正的交集只在最后一个场景。亮司摔在冰冷的地上,而雪穗只是冷漠的看了一眼便走开。没有回头,动作和表情都是一样的无懈可击。说着没有太阳而不害怕会失去的她,此刻又是怎样的心情。悲伤?哀恸?愤怒?还是一如脸色,茫然得像死水的平静?或者连作者亦无法知晓,只留下一个决然的转身便戛然收笔。
很多读者都责备收尾的残酷和草率,铺陈了许久连个BE都不煽情,一切只是冷冷的。而这样的不动声色,却正是虐的地方。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也说不定,他得到了解脱,却得不到救赎。而她亦一样,即使只剩下一人,照亮黑夜的光依旧是在的,虽然仍然照不见前方,却还是要走下去。
那是他用生命照出的光亮。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52:4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