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Rich Like Them《【EEO书评】看看人家富的》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49:17
  • 37

EEO 书评人 焦建 按照韦伯的解释,新教人士之所以会如此渴望致富,是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子民”,财富的积累从此变成了一件好事情。美国文化的根基中肯定离不了宗教一脉的传统,所以美国成为“金钱社会”,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去年《经济学人》有个统计的说法是:年景不好去读书。因为这个时候的机会成本最低——原先每一分每一秒都拿去挣钱了,现在既然挣不着,那么就换个别的点子充电以待好年景。而不管时间是怎么花掉的,目标都是为挣钱。

前些日子《纽约客》专栏作家格拉德威尔写新书《出类拔萃之辈》前言的时候,狠狠的把那些在机场书店里的无数教人成功的书给批判了一顿。他说,这些书都是“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货——它们都忽略了成功人物背后的无数与之牵连的因素,而这就是所有成功励志指南书籍无用的通病。

类似的逻辑也存在于无数的教人致富的书籍当中。它们中间比较低级的做法总是声称你按照这样的步骤走下去就能致富,发财因此变得跟做科学试验似的了。虽然总不见效,但似乎总有人相信,这样的书也就层出不穷。

1月5日,小布朗出版公司出了一本《君子》杂志记者Ryan D’Agostino的新书,也许它也无法摆脱上述失败的逻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书一无是处——和那些宣称致富是一门科学并真的采用什么调查数据分析手段来写作的书不同,这是一本谈论财富艺术的书籍。致富是一门“术”,往往求之而不得,这就是本书中很多富裕人士的一般观点。

不知道怎么的,作为一名富裕律师儿子的这个作者有了一个新点子——直接敲开富人家的大门问问到底他们是怎么致富的。为了实现这个点子,他真的跑遍了全美二十多个地区的五十户人家。他是通过寻找富人区的邮编找到的这些人,他们其中有医生,有艺术品掮客,有房地产大佬以及制造商。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很富。

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点子:“假如在那些富得流油的地方敲开足够的富裕家庭的大门,我也许就能够收集到足够的洞见和指引来帮助我…理解人们到底怎么致富,看看人家富的,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看来也陷入了一条“第二十二条军规”,他要么撒谎再次总结出致富的无用规律,要么承认致富无真理的真相从而使这本书的出版纯粹是增添废话。在这本书中,作者得出的一个结论是:这些真正致富的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想要致富,推动他们的更多的是希望拥有一种体面生活方式的渴求,他们身上都具备某种迷恋症,他们还都普遍希望独立。而聚焦,热情和街头智慧在他们成功中起到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运气或者任何的成规的培训。读者也许会惊叹这些一般人所给出的有关智慧结论并不逊色:

团结你所遇到的人。

不要为了快速达到目标背离了你原先的计划。

坚定不移不一定非得永远坚持。

做一件事,而且把它做好。

别为事业规划,为生活规划。

记住自己永远都是学生。

别为其他所想的东西担心。

假如你憎恨你的职业,恩,换掉它。

有的时候高风险并不能带来高收益。

不管你多富裕, 保持一定的幽默感。

清楚自身的局限性。

不要被计划A所奴役——它会使你看不到计划B。

又是一堆你知道它们有效但总找不到如何去做的建议。而跟上述结论并不一定有效一样,作者也不觉得自己的作品掌握了某种真理,因为它也只不过是“碰巧的作品”——这种没有任何预约的突击访谈到底能够碰到谁可不一定,而也许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所以亚马逊上对这本书的一条肯定是不合适的,“这本书不仅仅证实了致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目标,它还提供了如何使致富变成现实的蓝图。它充满趣味并且读起来很是有利可图。”

很多媒体不约而同的都有这样的观点:这本书的出版似乎晚了一些。金融危机年代中,这些因为种种原因致富的人家究竟过得怎么样?恭喜你,Agostino先生,这又是能写一本新书的好题材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