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郁秀和花季・雨季《花季雨季总有终结》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49:07
  • 76

小学的时候,妈妈买给我的书。也许那会还太小,看第一遍时没有特别的深切感受,直到自己上了初中高中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愈发的喜爱这本书,喜欢里面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刘夏,欣然,萧然,余发,陈明,王笑天……也记得自己看着本书时候的姿势,在床边一角靠着立在墙上的大沙皮狗,还很小。

花季,貌似是指初中期间的年纪,也就是13~15岁,雨季就是高中吧16~18岁,还有几天就要过20岁的生日了,我的花季雨季通通都过去了。

这本书和《十七岁不哭》或许是我最早接触到的青春读物,那个时候还没有郭敬明,没有韩寒,张悦然,没看过story100,不知道《萌芽》,即使后来看过后者再看《花季雨季》也不觉得逊色,完全是两种风格的作品,不知道等上到大学后大家再看郭敬明什么的会不会觉得有些过了……但我想再看一遍《花季雨季》应该只会更有成长的体会吧。

一直都觉得这本书写得很朴实,简单,就是讲述,写了一帮高中生的生活,选了几个有代表的人物,讲了他们生活中的事,地点选择了那会在我看来很远的深圳,也算是具有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吧。

书中写感情方面,早恋写得很模糊隐约,萧然和隔班的女生,暗恋发生在他们身上,没有开始却已经终结,连对方的名字都搞错……不知道是我们现在都太过开放还是怎么的,一段感情的步骤越来越少,最开始那种默默关注对方,微妙的只有两个人才懂的东西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暧昧吗?现在常觉得年代还是老的好,一本老的青春读物里的感情都让我咀嚼,自己体会书上那没有开口的爱,路过对方班时候轻轻的看一眼,车站等车时每次都想开口却从未开过口,下雨天操场送伞……而另一边欣然的感情……因为喜欢而去简短的发,在纸上无数遍的将对方的名字一点点的写,抄普希金的诗(哈,我是那会才知道普希金的,还因此看了很多普希金的诗类~)而书中刘夏和王笑天的感情,自然的让人羡慕,两个人互相喜欢却仍以朋友方式的在一起,全校的人都知道他们是“一对”,即使他们谁也从未说出口过,但是双方都知道,很值的珍惜的感情。

书中除了写学生也写父母,写欣然爸爸和女儿的谈话,不知道为什么,凡是写父亲和女儿之间的爱我总是深有体会,以前我总觉得我爸爸是世界上最爱女儿的,但慢慢地发现每个爱撒娇可爱的女儿都有着一个把他们宠上天的爸爸,欣然爸爸和她的谈话即使不说破,也能正确的指导女儿成长的。而刘夏父母离异,欣然爸爸给王笑天爸爸送礼……这些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

书中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全班的爱情讨论会,难能可贵,好笑的是,我们初中的时候因为班里早恋风气严重,班主任也开了一场类似的班会,但大部分同学欲言又止……那场班会在我眼里很失败,我当时就想,也许小说就是小说吧……

还有其他关于成长方面的,在同学间对于好学生和坏学生的看法,同性之间的友谊,老师和学生的感情,走出社会的实习,面对高考的选择……

“小心早生发华”?我忘了是不有一节的题目是这个了……

在我眼中,这本书写的最成功的地方还是人物的塑造,像对陈明这种学习特别好的学生,作者并没有全篇否定,在细节中注入了细腻的一面……

我想这本书,对我来来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正面教材,它给了我那个时候的一些思考,书中的人物写的很真,我在心中给他们每个人都设想了我认为应该的样子,所以后来它拍成了电影(李晨演的王笑天)我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觉得不符合我想的~~哈哈~~~这在我看来,可是作者最大的成功……这本书看过的这么多年后,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那本书并没有在手边,可书中的情节却不断地进入思绪,不用硬想,它们都出来了……那些情节,哎~~

我想看过的人一定会有人跟我有一样的感觉吧……

如果正值花季雨季的你,可以看看,不过,我真不知道现在孩子们的品位跟我那个时候……

或许,这本书还是适合已经看过的人,和我一样缅怀。

我又想再看一遍了。

阅读全文